北宋汴京城市水系营建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1 18:10
北宋汴京人口百万之多,交通辅辏八方,商业空前繁荣,无疑是当时的国际大都市。其背后纵横交错的水系网络系统,对于北宋汴京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北宋是水系营建的高潮期,也是水系管理发展的最为主要的时期。北宋汴京城水网密布,有汴河、蔡河、金水河、五丈河四河穿城而过,并且护龙河与城内沟渠、池沼相互连接。四河与城外的黄河、洛河、御河、泗水和淮河相互连通,汴京放射状的水系网络系统沟通四面八方。本文以北宋汴京水系营建为研究对象,探讨北宋汴京城市水系营建背后的优秀管理智慧。论文首先通过对相关史料和考古资料的挖掘,梳理北宋汴京水系的形成背景。挖掘隋朝修建的大兴城和开凿通济渠、引汴入泗和开邗沟等水系营建工程;唐代对汴州城水系的继续完善,更是营建了五丈河;后周世宗扩建汴州城,遣大将周景营建汴口,对河道疏浚和连通更是不竭余力。三代对汴州水系的不断营建,使汴州城成为四会五达之地,为北宋汴京水系网络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次,整理北宋一朝的水系营建相关内容,对城外河流黄河、洛水、御河作出探究,发现黄河、洛水和御河的整治和疏浚也是伴随着北宋一朝,对于北宋汴京漕运和交通是至关重要的,也是北宋朝廷最为需要的;整理城内河流...
【文章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20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隋朝水系图
隋代开通洛口、汴口图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5图2.2隋代开通洛口、汴口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4)引汴入泗。“又自大梁之东引汴水入泗,达于淮;”[1]汴水东支联系虞城、彭城(徐州)、淮阳等地加强了与豫州东南地区和徐州地区的联系,汴水入泗,最终也可达淮河。泗水是淮河的第一大支流,汴水从大梁之东开口引支流通泗水,形成两条重要的水道,加强了汴州与淮南地区的联系。图2.3隋朝引汴入泗示意图改绘图片来源:张含英《历代治河方略探讨》[1]《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八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北宋农田水利法及其对当前农田水利改革的借鉴意义[J]. 张伟兵,耿庆斋. 中国防汛抗旱. 2018(05)
[2]北宋东京金水河的作用及其保护措施[J]. 孙婧悦.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5)
[3]宋代的拆迁研究[J]. 贺雪娇.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4)
[4]北宋时期汴河的治理及其漕运管理[J]. 刘春迎. 开封大学学报. 2016(03)
[5]漫说古代行道树[J]. 潘春华. 甘肃林业. 2016(02)
[6]国外水治理体制及经验借鉴[J]. 《完善水治理体制研究》课题组. 水利发展研究. 2015(08)
[7]我国水治理及水治理体制的历史演变及经验[J]. 《完善水治理体制研究》课题组. 水利发展研究. 2015(08)
[8]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水安全讲话精神 加快推进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建设[J]. 汪安南. 水利发展研究. 2014(10)
[9]宋代政治史研究的新视野——以科举社会的“人际网络”为线索[J]. 平田茂树. 史学月刊. 2014(03)
[10]宋代的水磨茶生产[J]. 吴茂棋,许华金,吴步畅. 茶叶. 2014(01)
博士论文
[1]宋代环境史专题研究[D]. 聂传平.陕西师范大学 2015
[2]明清西安城市水系与人居环境营建研究[D]. 吴左宾.华南理工大学 2013
[3]宋朝厢军若干问题研究[D]. 淮建利.河北大学 2007
[4]北宋黄河中下游治理若干问题研究[D]. 郭志安.河北大学 2007
[5]唐宋都城空间形态研究[D]. 李瑞.陕西师范大学 2005
[6]北宋东京布局研究[D]. 李合群.郑州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北宋政府水利建设若干问题研究[D]. 王琳珂.河北大学 2017
[2]《清明上河图》中的北宋东京市肆形态及街巷空间研究[D]. 钟灵毓.湖南大学 2017
[3]宋代河道管理研究[D]. 王战扬.河南大学 2016
[4]北宋东京水运体系研究[D]. 卢向阳.华中师范大学 2015
[5]北宋都水监与治水体制研究[D]. 牛楠.安徽师范大学 2014
[6]北宋开封生态文明研究[D]. 张清德.河南大学 2013
[7]北宋东京城城门研究[D]. 王育亮.河南大学 2012
[8]论开封水系工程中的园林艺术[D]. 唐洁芳.重庆大学 2012
[9]北宋开封水系研究[D]. 刘芳心.上海师范大学 2012
[10]宋代城市环境卫生初探[D]. 张凤阁.河南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278594
【文章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20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隋朝水系图
隋代开通洛口、汴口图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5图2.2隋代开通洛口、汴口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4)引汴入泗。“又自大梁之东引汴水入泗,达于淮;”[1]汴水东支联系虞城、彭城(徐州)、淮阳等地加强了与豫州东南地区和徐州地区的联系,汴水入泗,最终也可达淮河。泗水是淮河的第一大支流,汴水从大梁之东开口引支流通泗水,形成两条重要的水道,加强了汴州与淮南地区的联系。图2.3隋朝引汴入泗示意图改绘图片来源:张含英《历代治河方略探讨》[1]《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八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北宋农田水利法及其对当前农田水利改革的借鉴意义[J]. 张伟兵,耿庆斋. 中国防汛抗旱. 2018(05)
[2]北宋东京金水河的作用及其保护措施[J]. 孙婧悦.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5)
[3]宋代的拆迁研究[J]. 贺雪娇.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4)
[4]北宋时期汴河的治理及其漕运管理[J]. 刘春迎. 开封大学学报. 2016(03)
[5]漫说古代行道树[J]. 潘春华. 甘肃林业. 2016(02)
[6]国外水治理体制及经验借鉴[J]. 《完善水治理体制研究》课题组. 水利发展研究. 2015(08)
[7]我国水治理及水治理体制的历史演变及经验[J]. 《完善水治理体制研究》课题组. 水利发展研究. 2015(08)
[8]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水安全讲话精神 加快推进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建设[J]. 汪安南. 水利发展研究. 2014(10)
[9]宋代政治史研究的新视野——以科举社会的“人际网络”为线索[J]. 平田茂树. 史学月刊. 2014(03)
[10]宋代的水磨茶生产[J]. 吴茂棋,许华金,吴步畅. 茶叶. 2014(01)
博士论文
[1]宋代环境史专题研究[D]. 聂传平.陕西师范大学 2015
[2]明清西安城市水系与人居环境营建研究[D]. 吴左宾.华南理工大学 2013
[3]宋朝厢军若干问题研究[D]. 淮建利.河北大学 2007
[4]北宋黄河中下游治理若干问题研究[D]. 郭志安.河北大学 2007
[5]唐宋都城空间形态研究[D]. 李瑞.陕西师范大学 2005
[6]北宋东京布局研究[D]. 李合群.郑州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北宋政府水利建设若干问题研究[D]. 王琳珂.河北大学 2017
[2]《清明上河图》中的北宋东京市肆形态及街巷空间研究[D]. 钟灵毓.湖南大学 2017
[3]宋代河道管理研究[D]. 王战扬.河南大学 2016
[4]北宋东京水运体系研究[D]. 卢向阳.华中师范大学 2015
[5]北宋都水监与治水体制研究[D]. 牛楠.安徽师范大学 2014
[6]北宋开封生态文明研究[D]. 张清德.河南大学 2013
[7]北宋东京城城门研究[D]. 王育亮.河南大学 2012
[8]论开封水系工程中的园林艺术[D]. 唐洁芳.重庆大学 2012
[9]北宋开封水系研究[D]. 刘芳心.上海师范大学 2012
[10]宋代城市环境卫生初探[D]. 张凤阁.河南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2785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3278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