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环境艺术论文 >

松嫩平原西部沼泽湿地景观格局演变及其对恢复潜力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11-20 21:06
  景观格局时空演变特征与湿地恢复是地理学和景观生态学长期关注的热点问题。基于“3S”技术,以松嫩平原西部的沼泽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网格分析法研究不同时期松嫩平原西部沼泽湿地景观格局的时空分异规律,并对驱动因子进行分析;基于Robert湿地恢复潜力模型,结合层次分析法,对不同时期松嫩平原西部沼泽湿地恢复潜力进行评价;通过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不同时期松嫩平原西部沼泽湿地景观格局演变对恢复潜力的影响,为松嫩平原西部沼泽湿地的保护与管理提供参考依据,得到以下结果:(1)1985—2015年松嫩平原西部沼泽湿地面积先减少后增加,沼泽湿地面积总体减少了684.75 km2,最大斑块占景观面积比例由1.92%减少到1.44%;沼泽湿地景观破碎化与分散性逐渐增强,景观形状经历了复杂—简单—复杂的过程,聚集指数呈现倒“V”字变化趋势。从空间上来看,1985年松嫩平原西部沼泽湿地景观的破碎化程度与景观形状自中部向东南部、东北部以及西北部逐渐减小,斑块聚集程度自中部向南北两侧逐渐升高,斑块结构稳定性呈中西部强、东部较弱的特征;2000年之后沼泽湿地的斑块密度、景观形状指数高值区向东部地区... 

【文章来源】:吉林师范大学吉林省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景观格局演变的研究进展
        1.2.2 恢复潜力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特色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获取处理
    2.1 研究区概况
        2.1.1 研究区地理位置
        2.1.2 自然地理概况
        2.1.3 社会经济概况
    2.2 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2.2.1 网格划分
        2.2.2 土地利用数据
        2.2.3 气候数据
        2.2.4 土壤数据
        2.2.5 DEM数据
        2.2.6 河流与道路数据
        2.2.7 人口与GDP数据
        2.2.8 NDVI数据
第三章 松嫩平原西部沼泽湿地景观格局演变规律
    3.1 沼泽湿地景观的时空变化
        3.1.1 沼泽湿地景观的面积变化
        3.1.2 沼泽湿地景观的空间变化
    3.2 沼泽湿地景观格局的演变
        3.2.1 斑块破碎化
        3.2.2 斑块面积
        3.2.3 斑块形状
        3.2.4 斑块聚集程度
        3.2.5 斑块结构稳定性
    3.3 沼泽湿地景观格局演变的影响因素
        3.3.1 自然因素
        3.3.2 人为因素
第四章 松嫩平原西部沼泽湿地恢复潜力评价
    4.1 沼泽湿地恢复潜力模型的构建
        4.1.1 Robert湿地恢复潜力模型
        4.1.2 沼泽湿地恢复潜力评价模型的建立
        4.1.3 沼泽湿地恢复潜力评价过程
    4.2 指标的分级与计算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沼泽湿地恢复潜力动态变化
        4.3.2 沼泽湿地恢复潜力标准化椭圆空间变化
第五章 沼泽湿地景观格局演变对恢复潜力的影响
    5.1 沼泽湿地景观格局与恢复潜力之间的关系
        5.1.1 斑块密度与恢复潜力之间的关系
        5.1.2 最大斑块占景观面积比例与恢复潜力之间的关系
        5.1.3 景观形状指数与恢复潜力之间的关系
        5.1.4 聚集指数与恢复潜力之间的关系
        5.1.5 斑块结构稳定性与恢复潜力之间的关系
    5.2 沼泽湿地景观指数对恢复潜力的贡献率
        5.2.1 偏回归平方和
        5.2.2 结果分析
    5.3 沼泽湿地恢复的对策与建议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科研成果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近40年来山西省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分析[J]. 曾光,高会军,朱刚.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8(01)
[2]1955—2010年三江平原东北部沼泽湿地时空格局变化[J]. 刘吉平,刘亚斌,吕宪国.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1)
[3]松嫩平原西部盐碱土旱作改良研究进展与展望[J]. 殷厚民,胡建,王青青,许晓鸿,张玉斌.  土壤通报. 2017(01)
[4]三江平原沼泽湿地格局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J]. 刘吉平,杜保佳,盛连喜,田学智.  水科学进展. 2017(01)
[5]3个时期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和湿地水文连通性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J]. 崔桢,沈红,章光新.  湿地科学. 2016(06)
[6]1955~2010年小三江平原沼泽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及其对人为干扰的响应[J]. 刘吉平,董春月,盛连喜,刘雁.  地理科学. 2016(06)
[7]近30年松嫩平原西部地区丹顶鹤栖息地适宜性动态变化[J]. 周海涛,那晓东,臧淑英.  生态学杂志. 2016(04)
[8]基于MODIS数据的松嫩平原西部芦苇湿地地上生物量遥感估算[J]. 田艳林,刘贤赵,毛德华,王宗明,李延峰,高长春.  生态学报. 2016(24)
[9]近30年来白洋淀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及其驱动机制[J]. 张敏,宫兆宁,赵文吉,阿多.  生态学报. 2016(15)
[10]松嫩平原半干旱区湿地变化与局地气候关系[J]. 刘雁,刘吉平,盛连喜.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2015(08)

博士论文
[1]恢复力视角下山区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及其适应[D]. 温晓金.西北大学 2017
[2]银川市耕地变化与基本农田空间布局优化研究[D]. 李建春.中国农业大学 2014
[3]基于RS、GIS调查资料的青岛市海岸带生态系统健康评价[D]. 窦勇.中国海洋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基于控制—干扰—响应机制的湿地景观稳定性分析与评价[D]. 张洪云.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6
[2]松嫩平原西部水禽栖息地适宜性遥感评估[D]. 田艳林.湖南科技大学 2016
[3]基于RS和GIS的退化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力研究[D]. 胡文秋.山东师范大学 2013
[4]滨海湿地生态恢复成效评估研究[D]. 黄海萍.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2012
[5]天津滨海湿地生态系统退化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研究[D]. 李文艳.山东师范大学 2011
[6]祁连山东段山地景观稳定性研究[D]. 王旭丽.甘肃农业大学 2010
[7]基于定量遥感反演的镇赉县土地退化评价与预测研究[D]. 梁姣.吉林大学 2008
[8]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企业运输方式的选择[D]. 刘江.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5080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35080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f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