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批判性地域主义的苏州新中式居住区景观设计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批判性地域主义的苏州新中式居住区景观设计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批判性地域主义 新中式居住区景观 苏州 分析 策略
【摘要】:随着近些年苏州经济高速发展,大量新中式居住区景观涌现出来。然而通过调研发现当下苏州新中式居住区景观设计存在着盲目追求传统风格、创新不足、缺乏对地域文化挖掘等问题,长此以往苏州新中式居住区景观的发展将逐步进入困境。因此,如何营造既有苏州地域特色又有时代特征的居住区景观,是摆在景观设计师面前的一个新课题。在此背景下,本文引入批判性地域主义理论以一种批判、辩证的态度对待传统与现代,并探讨苏州新中式居住区景观的设计策略。首先,本文分析了批判性地域主义的演变及其特征,新中式居住区景观的概念、兴起原因、类型等方面内容形成了论文的理论基础,并深入分析了二者的相互关联性,归纳出批判性地域主义对新中式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应用价值。在此基础上,对苏州具有代表性的15个新中式居住区进行调研分析,并对其中四个优秀案例从场所精神的塑造、传统造园手法的借鉴、材料与细部等方面进行详细解析,同时将调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最后,基于批判性地域主义理论从思维模式的更新、设计手法、场所精神的营造、适宜的技术与材料四个方面来探讨苏州新中式居住区景观的营造策略。希冀通过本文的研究,探索新中式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新思路,对未来苏州新建新中式居住区提供一些启示,使苏州新中式居住区景观设计走向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批判性地域主义 新中式居住区景观 苏州 分析 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984.12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20
- 1.1 研究背景10-11
- 1.2 研究目的11-12
- 1.3 研究意义12-13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13-17
- 1.4.1 国内研究概述13-16
- 1.4.2 国外研究概述16-17
- 1.5 研究内容17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7-20
- 1.6.1 研究方法17-19
- 1.6.2 技术路线19-20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概述20-30
- 2.1 批判性地域主义解读20-24
- 2.1.1 地域主义20-21
- 2.1.2 批判性地域主义21-23
- 2.1.3 批判性地域主义特征23-24
- 2.2 新中式居住区景观诠释24-29
- 2.2.1 新中式居住区景观24-25
- 2.2.2 新中式居住区景观兴起原因25-27
- 2.2.3 新中式居住区景观类型27-28
- 2.2.4 新中式居住区景观特征28-29
- 2.3 本章小结29-30
- 第三章 批判性地域主义与新中式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关联性30-37
- 3.1 批判性地域主义对新中式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应用价值30-33
- 3.1.1 批判的思考方式30
- 3.1.2 形式与语言30-31
- 3.1.3 场所精神31-32
- 3.1.4 技术与材料32-33
- 3.2 批判性地域主义影响下的新中式居住区景观实践33-35
- 3.2.1 深圳万科第五园33-34
- 3.2.2 北京运河岸上的院子34-35
- 3.2.3 上海九间堂35
- 3.3 新中式居住区景观置于批判性地域主义视野下的意义35-36
- 3.4 本章小结36-37
- 第四章 苏州古典园林审美特征分析37-44
- 4.1 苏州的自然环境37-38
- 4.2 苏州的人文风情38-39
- 4.3 苏州的自然人文对其园林审美特征的影响39-43
- 4.3.1 人与天调的设计39-40
- 4.3.2 精巧细腻的尺度40-41
- 4.3.3 流动的空间序列41-42
- 4.3.4 清新淡雅的色彩42-43
- 4.3.5 诗情画意的意境43
- 4.4 本章小结43-44
- 第五章 基于批判性地域主义的苏州新中式居住区景观现状分析44-74
- 5.1 苏州新中式居住区调研概况44-45
- 5.2 苏州新中式居住区景观优秀例分析45-69
- 5.2.1 苏州华润平门府45-51
- 5.2.2 苏州绿地乾塘墅51-57
- 5.2.3 苏州万科中粮本案57-63
- 5.2.4 苏州晋合水巷邻里63-69
- 5.3 苏州新中式居住区景观设计存在问题69-72
- 5.3.1 盲目追求风格,缺乏批判的思考方式69-70
- 5.3.2 设计手法符号化,缺乏对地域文化的挖掘70-71
- 5.3.3 空间设计不合理,缺乏对场所精神的塑造71
- 5.3.4 注重短期效果,,缺乏对生态设计的考虑71-72
- 5.4 苏州新中式居住区景观问题产生原因剖析72
- 5.5 本章小结72-74
- 第六章 基于批判性地域主义的苏州新中式居住区景观设计策略74-87
- 6.1 思维模式的更新74-76
- 6.1.1 树立现代景观的思考方式74-75
- 6.1.2 重视对地域文化的思考75-76
- 6.2 设计手法76-78
- 6.2.1 整合再现76-77
- 6.2.2 抽象变异77
- 6.2.3 隐喻表达77-78
- 6.3 场所精神的营造78-84
- 6.3.1 秉承人与天调的设计哲学79-80
- 6.3.2 构筑清新雅致的居住环境80-82
- 6.3.3 营造诗情画意的姑苏意境82-84
- 6.4 适宜的技术和材料84-86
- 6.4.1 适宜的技术84-85
- 6.4.2 地域景观材料85-86
- 6.5 本章小结86-87
- 第七章 结语87-90
- 7.1 研究工作与成果87
- 7.2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87-88
- 7.3 反思与展望88-90
- 参考文献90-95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95-96
- 致谢96-9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佩;;浅谈居住区景观工程成功的因素[J];上海建设科技;2006年04期
2 李伟;李培风;梁靓;;开放式居住区景观设计研究[J];河南科技;2009年06期
3 王凯;;浅议新农村居住区景观设计——以邹平县东尉新农村居住区景观设计为例[J];山东林业科技;2009年04期
4 赵飞鹤;刘长飞;;城市居住区景观的差异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5期
5 刘艳青;;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探讨[J];价值工程;2010年35期
6 张玮;陈延;罗梦;;浅析西安居住区景观中座椅的设计[J];吉林农业;2011年09期
7 张彦;沙广臣;刘绍松;;旧居住区景观改造探索[J];宁夏农林科技;2012年02期
8 李永金;;浅谈居住区园林景观工程施工与设计[J];内江科技;2013年05期
9 张少丽;;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农田化”探索[J];现代装饰(理论);2013年07期
10 张飞;叶文;吴利华;;休闲居住区景观发展的趋势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3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伟;李培风;;开放式居住区景观设计研究[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1卷)[C];2009年
2 朱林;王洋;;浅谈居住区景观亲和力的设计模式[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0卷)[C];2008年
3 程轶婷;唐孝祥;;浅论广州市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发展历史[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王刚;崔东日;张玉山;;浅谈经济果林在我省居住区园林景观中的应用[A];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促进吉林经济发展——启明杯·吉林省第四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5 李皓然;;试论北京市浅山区居住区景观规划策略[A];2011北京园林绿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C];2011年
6 张茜;周耀;;城市居住区景观绿地人性化设计[A];第九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信息科学与工程技术分册)[C];2012年
7 赵梦;;构建R-ROS体系初探——解决居住区景观规划中资源保护与游憩活动矛盾的新思路[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8 王刚;崔东日;张玉山;;浅谈经济果林在我省居住区园林景观中的应用[A];首届吉林省林业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萍;浅谈居住区景观设计[N];兵团日报(汉);2004年
2 大连六环景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师 王永琦 于洪波;居住区景观设计五元素[N];中国花卉报;2011年
3 曾艺君;城市居住区景观的生态规划设计[N];中华建筑报;2013年
4 高杰;居住区景观设计三重点[N];中国花卉报;2006年
5 记者 陈汶鑫;让百姓住得更舒适健康安全[N];解放日报;2007年
6 上海园林绿化建设有限公司 顾燕飞;上海居住区景观绿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N];建筑时报;2008年
7 西木 编译;美,自然 连贯 永恒[N];中国花卉报;2007年
8 刘秀晨;城市园林设计“十七化”[N];中国花卉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边防军;中天国际实实在在建设“健康”[N];中国房地产报;2003年
10 本报记者 郭泽莉;依照树叶脉络衍生极致美景[N];中国花卉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原;居住区景观设施交互设计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5年
2 张力军;基于地域特色的居住区景观设计[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3 任思敏;居住区景观的实用性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4 朱书强;居住区景观设计中“非视觉要素”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5 陈龙;我国养老地产居住区景观空间设计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6 王瑞鑫;居住区景观发展历程及趋势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7 陈曦;基于生态理念的居住区景观设计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8 范晓梦;居住区景观小品中传统文化的表达研究[D];山西大学;2015年
9 靳红霞;居住区景观的绿色设计[D];北京建筑大学;2015年
10 杨敏;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成本控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5609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560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