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赫哲族舞蹈文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8 17:12
本文关键词:黑龙江省赫哲族舞蹈文化研究
【摘要】:赫哲族,黑龙江省的独有民族,是中国人口较少数民族之一。作为黑龙江人,在流逝的岁月中积淀起对我们的黑龙江省独有少数民族舞蹈文化越来越深的情感。看着浩浩荡荡的松花江水欢乐前行,我跟随着它走向了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的交汇处。三江沃野,赫哲鱼乡,在这里可以感受壮阔雄浑,感受它慷慨无言的馈赠。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这里是《乌苏里船歌》的故乡。赫哲族迷人的民族风情和独特魅力融合了黑龙江本土文化和异域文化,同时构成了中华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独特、重要的组成部分。舞蹈文化是赫哲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创造的智慧结晶,是民族永恒魅力的体现。笔者通过整合散落在各处的文献资料,系统的进行知识的梳理,以黑龙江省赫哲族舞蹈文化为出发点,深入剖析,将资料考证与田野调查相结合,客观真实的反映赫哲族舞蹈文化现状,为丰富少数民族舞蹈理论、少数民族舞蹈教育、传承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尽绵薄之力。同时也可以为赫哲族舞蹈有机会生成系统的、活态的传承、发展和传播,发挥一定的作用。由于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进程与环境等诸多因素不尽相同,本研究选择赫哲族为个案,在对该民族的舞蹈文化进行分析,也希望能为其他人口较少民族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基于以上目标,笔者在对赫哲族舞蹈文化的研究中对历史文献、目前遗存的原生态民族舞蹈以及创新创作的舞蹈作品,在舞蹈文化艺术范围内,加以科学分析和深入研究。除田野调查之外,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使之具有可靠的借鉴价值,力求学术严谨性。在本文中笔者将研究划分为四章来进行阐述。第一章绪论,介绍的是研究意义、背景、方法和步骤。第二章黑龙江省赫哲族舞蹈文化源流,包括赫哲族名称的来源、赫哲族地理位置、历史文化以及舞蹈的产生。第三章赫哲族舞蹈文化的特征,包括舞蹈文化事项当中的舞蹈的社会、文化要素;舞蹈的服饰、道具、音乐等。第四章黑龙江省赫哲族舞蹈文化传承与发展,论述学校对舞蹈文化传承和发展;社会舞蹈文化传承与发展。笔者相对深入和广泛对赫哲族地区进行了田野调查,采用深度访谈和走访相结合的方式采访当地各个民族村、学校、群众艺术馆、民族歌舞团、文化站等研究机构以及民族艺术传承人。对黑龙江省赫哲族舞蹈文化的研究,将有利于我们深入的认识赫哲族艺术、了解赫哲族文化。希望可以通过本论文的研究,提出赫哲族舞蹈文化历史、分析赫哲族舞蹈文化现状、探讨赫哲族舞蹈文化如何传承发展,笔者阐述了已经通过拓展创新和手段创新在实践中运用所研究的舞蹈文化内容,而且将继续运用下去,从而传播赫哲族舞蹈,传承民族文化。为弘扬黑龙江省独有少数民族文化精神和舞蹈艺术事业的发展做出些许贡献。
【关键词】:黑龙江省 赫哲族 舞蹈文化 传承与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齐齐哈尔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722.2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3
- 第一节 研究目的9
- 第二节 研究背景9-10
- 第三节 研究方法10-11
- 第四节 研究意义11-13
- 第二章 黑龙江省赫哲族舞蹈源流13-27
- 第一节 赫哲族历史13-18
- 一、赫哲族的由来14
- 二、赫哲族的传统文化14-18
- 第二节 赫哲族舞蹈的产生18-27
- 一、舞蹈分类20-25
- 二、舞蹈功能25-27
- 第三章 赫哲族舞蹈文化的特征27-35
- 第一节 赫哲族舞蹈文化事项27-30
- 一、宗教信仰27-28
- 二、传统节庆28-30
- 第二节 舞蹈音乐与服饰道具30-35
- 一、舞蹈音乐30-32
- 二、舞蹈服饰道具32-35
- 第四章 黑龙江省赫哲族舞蹈文化传承与发展35-41
- 第一节 学校传承与发展35-38
- 一、少数民族区域院校35-36
- 二、省会城市院校36-38
- 第二节 社会传承与发展38-41
- 一、民间活动传承与发展38-39
- 二、原创歌舞剧《乌苏里传歌》的传承和发展39-41
- 结语41-43
- 参考文献43-46
- 附录46-4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奖及取得学术成果情况49-50
- 致谢5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安民;;关于文化涵化的若干问题[J];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杨光;赫哲族社会文化变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徐广伟;东北渔猎先民原始图符纹饰在赫哲族中的传承与应用[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车延芬;从舞谱到舞蹈[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4 何玉芳;赫哲族、那乃族文化变迁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5 郝庆云;17至20世纪赫哲与那乃社会文化变迁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胡晓婷;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探索[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2 马丹;赫哲族经济变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刘春学;清代赫哲族屯田戍边及其社会变迁[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李丽梅;民俗旅游与文化变迁[D];中央音乐学院;2008年
5 李昱明;试论赫哲族民间音乐及其文化内涵[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6 孙颖贤;赫哲族的族际通婚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9370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937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