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黑白在绘画中的情感表现

发布时间:2018-02-03 00:15

  本文关键词: 黑白 情感表达 精神性 出处:《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黑白元素的运用在艺术创作中非常普遍,从早期的人类涂鸦到黑白版画,黑白摄影,黑白电影,当然最具代表性的不得不提到我国的水墨艺术,诸如此类,都是在黑白的运用上有着各自领域的积累与成果。通过接触这些艺术样式,我开始从对黑白的先天直觉认识逐渐深化到知觉的思考与归纳,最终将黑白因素运用到我的创作过程中,期间有一系列的冲动、怀疑、试探、反复的过程,而恰恰也是这样的过程让我对黑白有了更新的认识。黑白是简单的却不代表单调,黑白的层次与韵律千变万化,黑白以简约的色彩形式传达出一种更加贴近精神的信息,通过黑白元素的组织与运用,一个人对于生命的探索和思考总会更加自然的从其绘画中流淌出来。本文首先将黑白从样式和表达方式的不同角度进行分类比较,分析黑白在艺术创作中的各种表现形式。结合具有代表性艺术样式和艺术家及其作品进行分析,最后结合本人的创作过程中对黑白的运用展开讨论,试图挖掘黑白因素在绘画创作过程中在情感表达方面有其独特优势的的有力证据。
[Abstract]:The use of black-and-white elements is very common in artistic creation, from early human graffiti to black-and-white prints, black-and-white photography, black-and-white films, and of course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of which have to mention the art of Chinese ink, and so on. Both have accumulated and achieved in their respective fields in the use of black and white. Through exposure to these artistic styles, I began to deepen my intuitive understanding of black and white from innate intuition to perceptual thinking and induction. Finally, I applied black-and-white factors to my creative process, during which there was a series of impulses, doubts, explorations, repeated processes, and the same process made me have a new understanding of black and white. Black and white is simple but does not mean monotonous. The levels and rhythms of black and white vary, and black and white convey a more spiritual message in the form of simple colors, through the organization and use of black and white elements. A person's exploration and thinking of life will flow more naturally from his paintings. This paper first compares black and white from different angles of style and expression. Analyzing the various forms of expression of black and white in artistic creation. Combining with representative art styles and artists and their works, finally discussing the use of black and white in the process of my creation. This paper tries to excavate the strong evidence that black and white factors have their unique advantages in the process of painting creation.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2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钞艺伟;;情感表现在合唱艺术中的重要性[J];艺术教育;2007年09期

2 尹晨;;广告设计中色彩的情感表现[J];文教资料;2008年06期

3 王兴国;;再论书法艺术中的情感表现[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4 琳玲;;浅谈声乐教学中的情感表现[J];中国校外教育;2009年07期

5 宋武;;论绘画艺术的情感表现[J];中国校外教育;2009年S5期

6 肖智丽;;浅谈声乐艺术中的情感[J];黄河之声;2010年20期

7 李西林;;再论声乐演唱中情感表现的方法与技巧[J];科技信息;2010年27期

8 蓝澜;;浅谈琵琶演奏中的情感表现与培养[J];大舞台;2011年03期

9 邢兰平;;基于合唱艺术的再认识[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0 胡慧;;创意汉字在标志设计中的情感表达[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罗漪倩;;论歌唱的心理基础与情感表现[A];浙江省群众文化学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谢建平;;浅谈音乐艺术中情感表现的本质与特殊性[A];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1981—2001)纪念文集[C];2001年

3 王晓莉;吴新宇;;浅析艺术歌曲演唱中的情感表现[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音乐专辑)[C];2006年

4 杨鸿武;蔡莲红;蒋丹宁;;语音表现力的感知分析研究[A];第一届建立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05)论文集[C];2005年

5 费邓洪;;从音乐的“情感内容”到“另一种心理内容”的猜想[A];第一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廖全京;;无处不在的热泉与活火山——郭沫若史剧创作中情感表现的考察[A];“郭沫若在重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5年

7 余茂龙;宋应昌;田学林;;从“问题学生”看教师师德师风建设[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年

8 戴智;;浅谈舞蹈教学中学员能力的培养[A];中国少年儿童舞蹈论文比赛获奖作品集[C];2005年

9 章秀英;陈书黛;;母亲攻击性行为、养育方式与儿童攻击性行为相关研究[A];秩序与进步:中国社会变迁与浙江发展经验——浙江省社会学学会2006年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靳明全;;论郭沫若史剧创作中的情感和思维[A];“郭沫若在日本”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198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尚雨;令人耳目一新的《猴王》[N];人民日报;2008年

2 周 星;中国抗战影视剧创作向何处去[N];中国艺术报;2005年

3 晏祥龙;审判与情感调谐[N];江苏经济报;2006年

4 孙清廉;“怒”与“制怒”[N];中国医药报;2007年

5 广州 邓洪;天进Bewitch No.2A3推挽胆机设计理念[N];电子报;2006年

6 兰六;浅谈与家长交流的艺术[N];西藏日报;2009年

7 小 曼;健康时尚做美人[N];中国艺术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却咏梅 周星 王宜文 尹鸿 许航;我看电影,我评电影[N];中国教育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张藜藜;孙甘露繁芜人生,诗化旅程[N];杭州日报;2006年

10 中合;“淑女屋”女老板的创业故事[N];经理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晓岚;论劳伦斯小说的情感表现[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2 何善蒙;魏晋情论[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佩玲;“80后”艺术创作中的情感表现[D];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

2 田青;论高师声乐教学中的情感表现[D];河北大学;2009年

3 胡芳;音色运用与情感表现的双重回溯[D];浙江师范大学;2013年

4 刘昕泉;蒙古母亲—情感表现与技法探索协调[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年

5 焦豫丹;试论歌唱中技术与情感表现的关系与调控[D];西安音乐学院;2010年

6 郭伟伟;浅析线条在中西绘画中的情感表现特征[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施静;5~6岁幼儿色彩的情感表现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邓秋婷;论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之“声、韵、情”[D];武汉音乐学院;2007年

9 姜雨子;浅析色调在油画中的情感表现[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10 朱蕾;琵琶演奏中弦外动作的情感表现分析[D];天津音乐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14858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14858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a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