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历史的审美叙事与图像建构——重大题材美术创作论纲

发布时间:2018-02-03 00:18

  本文关键词: 历史画 民族精神 图像建构 出处:《美术》201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作为对历史实在的审美编叙,历史画要同时面对三重压力:科学实证、意识形态建构、审美图像塑造。历史画与其说是艺术家的苦心孤诣之作,不如说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其美学风格亦由此呈现出集体主义美学、国家主义美学的特征。在历史画创作中,无论采用哪一种叙述方式,其意识形态建构都必须建立在三个支点——科学实证、象征性画面结构和具有心理自传性质的人物形象之上。只有这样,历史画才能在隐喻层面上呈现出历史哲学的图景,并在那里完成民族精神史诗的宏大建构。
[Abstract]:As an aesthetic narration of historical reality, historical painting has to face three pressures at the same time: scientific demonstration, ideological construction, aesthetic image shaping. Historical painting is not so much an artist's painstaking accomplishment as it is. More like the crystallization of collective wisdom, its aesthetic style also presen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ctivism aesthetics and nationalism aesthetics. In the creation of historical paintings, no matter which narrative method is adopted. The construction of its ideology must be based on three fulcrum-scientific demonstration, symbolic picture structure and characters with psychological autobiographical character. Only in this way. Historical painting can present the picture of historical philosophy on the metaphorical level and complete the grand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spiritual epic.
【作者单位】: 中国国家画院;
【分类号】:J204
【正文快照】: 本世纪15年来,中国美术界最令人瞩目的事件,莫过于一系列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的推出。其中包括由文化部主持,自2005年开始并已完成的“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2012年启动,由中国文联牵头的“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以及近年来由中国国家画院主持的“一带一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兰平;民族精神的礼赞──王兆中的油画[J];美术研究;1999年02期

2 冯新丽;;在美术教学中培养民族精神[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36期

3 陈鸣树;;风格·时代·题材[J];上海文学;1961年08期

4 ;“印象·中国”第三届全国青年美术与设计艺术双年展征稿启事[J];美术大观;2008年12期

5 童鹏;;关于对城市山水绘画的创作与思考[J];滁州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6 邹畅;傅可;;坚守中国画的民族精神[J];美术大观;2012年08期

7 张玉芹;;设计的新价值和新境界——浅议设计的民族化问题[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8 阿不来提·马合苏提;;地域文化与民族精神[J];美术观察;2014年04期

9 李志忠;;我对根艺创作的三点建议[J];中国花卉盆景;1991年Z1期

10 王莲杰;;聚焦李源屯背装保护[J];黄河之声;2012年19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龙瑞;从老区自然人文中感受民族精神[N];中国文化报;2006年

2 梅启林;美协召开理论会议强调弘扬民族精神[N];光明日报;2002年

3 刘炳森;用书法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N];光明日报;2002年

4 何丰;中国画的民族精神探微[N];美术报;2007年

5 许江;继承、融合和拓展并进[N];文艺报;2002年



本文编号:14858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14858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9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