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动态插画在青少年科普教育推广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22 16:00

  本文关键词: 动态插画 科普推广 青少年教育 教育传播 出处:《东华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加倍重视科学普及教育,尤其是对青少年科学素质的培养。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科学的希望,加强我国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的任务重要性日益明显。然而传统的科教推广道路具有模式单一化、活动方式呆板、传播受众率低等局限性。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新兴的网络科普逐渐成为公众获取科学知识的重要渠道。青少年作为数字化阅读的主体,其阅读习惯和群体特征,决定了他们能够成为网络科普的主要潜在受众群。近年,动态插画已成为网络中广泛流行的艺术表现形式,它既满足了当前多媒体平台的传播要求,又满足新时代下受众审美需求演变。尤其是对青少年这一群体来说,动态插画具有其势不可挡的魅力。本文以数字时代发展、青少年科普教育需求以及动态插画研究为背景,深度探析动态插画与科普推广之间的内在联系,得出当下动态插画对青少年网络科普推广传播具有巨大推动作用。所以文章对动态插画这一新型视觉表现形式,在青少年科普教育推广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归纳和总结,并概括讨论其在科普教育中的可行推广渠道,进而对动态插画与青少年科普两者之间的结合问题进行具体研究分析,试图探究出一条新兴的青少年科普教育推广方式。
[Abstract]:With the arrival of the era of knowledge economy, all countries in the wor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popularization of science education, especially to the cultivation of young people's scientific quality. Young people are the future of the motherland and the hope of science. The importance of strengthening the work of popularizing science among teenagers in our country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obvious. However, the traditional way of promoting science and education has some limitations, such as single mode, inflexible mode of activities, low audience rate and so on. Today,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s the main body of digital reading, young people's reading habits and group characteristics have decided that they can become the main potential audience of network science popularization. Dynamic illustration has become a popular form of art expression in the network. It not only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current multimedia platform, but also meets the aesthetic needs of the audience in the new era. Dynamic illustration has its unstoppable charisma.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age, the educational needs of young people and the research of dynamic illustration,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nner relationship between dynamic illustr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of science.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current dynamic illustration has a great role in promoting the spread of youth network science popularization. Therefore, the paper deeply 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dynamic illustration, as a new visual expression, in the promotion of juvenile science popularization education. Summarize and summarize, and discuss its feasible promotion channel in popular science education, and then carry on the concrete research and analysis on the combination of dynamic illustration and juvenile popular science.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ore a new way of popularizing juvenile science education.
【学位授予单位】:东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J218.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小娜;;浅谈科普教育景观的设计表达——“寓教于乐”在科普教育景观设计中的运用[J];美与时代(上半月);2009年02期

2 周听宽;;站好不寻常的科普教育岗位[J];中国博物馆;1985年01期

3 陈天葆;;重视对成人的科普教育[J];杭州通讯(生活品质版);2008年08期

4 张行;博物馆科普教育功能探讨[J];丝绸之路;1995年06期

5 朱国伟;;呼吁在大学中推进科普教育[J];科学与无神论;2001年04期

6 郑和钧;;心理科普教育与自我教育结合初探[J];心理科学;2006年05期

7 ;翁祖平人生格言[J];今日科苑;2007年07期

8 ;4K使科普教育更清晰 北京天文馆“索尼4D科普剧场”盛大开幕[J];广播与电视技术;2012年04期

9 胡考尚,刘秋果;天文类博物馆在科普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文物春秋;2005年01期

10 黄金;;利用多媒体技术提升博物馆科普教育效果——以南通博物苑为例[J];博物馆研究;201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立民;;转换管理体制,深化自然博物馆科普教育功能[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2 黄志明;;社区科普教育的实践与思考[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2009《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论坛暨第十六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9年

3 王世义;;创新社区科普教育工作模式 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2009《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论坛暨第十六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9年

4 ;找准支点 突出重点 全力提升基地科普教育水平[A];西南地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经验交流会交流材料[C];2010年

5 徐欢;;整合科普教育资源 培养青少年科学素质[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7年

6 靳萍;耿丽娟;万历;;中国青少年科普教育创新模式研究——“重庆市青少年科学探索中心”创新模式构想[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2008《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论坛暨第十五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8年

7 鲍荣龙;陈俊峰;;浅析社区科普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任务和作用——以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城市社区科普教育实践为例[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2009《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论坛暨第十六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9年

8 王志勇;季荣;;多渠道开展新疆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生科普教育的建议[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2009《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论坛暨第十六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9年

9 龙小康;;对加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普教育工作的思考[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2010科普理论国际论坛暨第十七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观山河巨变 传播地震科普教育知识 全面提升大众科学素质[A];西南地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经验交流会交流材料[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临河中学 陈伟;农村中学实施科普教育的探索与实践[N];江苏科技报;2007年

2 记者 高爱华;加强对青少年科普教育[N];牡丹江日报;2006年

3 苏建成;立足“惠农”开展科普教育工作[N];大众科技报;2008年

4 记者 冯海波 通讯员 钟淑筠;科普教育重在“双向交流”[N];广东科技报;2008年

5 记者 缪毅容;上海禁毒科普教育馆揭牌[N];解放日报;2009年

6 记者 吴丹;普及民航专业知识 倡导社会公益文明[N];中国民航报;2009年

7 记者 罗旭;首个公益科普教育基金在京成立[N];光明日报;2010年

8 记者 谭华健 通讯员 海春生;中山科普教育首摘国家级招牌[N];中山日报;2010年

9 叶银莲 市科学技术协会;加强我市农民科普教育工作的对策[N];汕尾日报;2010年

10 记者 戴丽昕;首届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颁奖[N];上海科技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明君;农村科普教育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周洪昌;公众科普教育模式探索[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3 李杰;科普教育项目流程化管理模式的设计与应用[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4 李文峰;中小学校外综合实践教育基地在农业科普教育中的作用[D];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15年

5 张君楠;北京植物园科普教育现状及拓展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5年

6 牛鑫鑫;荥阳市张常村现代农业科普教育实践基地规划[D];河南农业大学;2015年

7 万望辉;天文科学数据共享政策及基于科学数据的科普教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8 陈亮;中国上海与德国汉堡民间科普教育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9 许兴春;安徽省地质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问题及对策研究[D];安徽大学;2016年

10 郭辉;虚拟现实技术在科普教育中的研究与应用[D];湖北工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5247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15247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16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