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传统绘画中人物线造型比较研究
本文关键词: 中西方 线造型 比较 出处:《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线作为人类最早的造型手段,它的概括性使它具有一定的装饰性、抽象性。由于中西方地理环境、思维方式、作画工具等因素的影响,中西方传统绘画在线造型方式上也表现出各自的特点。中国画是感性文化的产物,其线造型注重对神韵的表现,而西方绘画属于理性文化的产物,线造型则倾向于模仿自然事物的形状。由于人物的造型较为复杂,所以线的表现在中西方传统人物画中不同的反映最为明显。虽然不同的文化产生了不同的绘画表现形式,但是在绘画本质上是相通的,并且在表现形式上也有相同之处。本文尽量用客观的方式来比较、发现中西方传统绘画中人物线造型的价值与局限性,探究它们的存在意义,以便于我们更好的用于艺术实践中。
[Abstract]:Line, as the earliest method of human modeling, its generality makes it decorative and abstract.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mode of thinking, painting tools and other factors in China and the West, Chinese painting is the product of perceptual culture, and its line modeling pays attention to the expression of verve, while western painting belongs to the product of rational culture. Line modeling tends to mimic the shape of natural things. Because of the complexity of the characters, the line is most evident i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figure paintings. Although different cultures produce different forms of painting, However, in the nature of painting is interlinked, and there are similarities in the form of expression. This paper tries to use an objective way to compare, find the value and limitation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painting, explore the significance of their existence, In order to facilitate our better use in art practice.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20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洋;;论画意表达在手绘动画中的表现形式与重要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2 董龙昌;;苏格拉底“美在效用说”新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3 屈晓勤;张鲲;廖一联;;“陌生化”原理的建筑应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6期
4 沃利青;;“移情”论与“意境”说比较[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5 洪永稳;简析康德美学中审美与人的自由[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6 徐庆年,王达敏;钱钟书与休谟哲学[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7 吴怀东;;历史 现实 方法——欧洲浪漫主义思潮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8 胡友峰;;实践理性:康德美学的超验之维[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9 陈祥明;论科学美及其美感[J];安徽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10 王顺中;;试析王国维的天才论[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东;;接受视野下的抽象艺术理论[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任岩;;甘肃安多藏族民居装饰图纹的构成形式[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十一辑(2011年中国建筑史学学术年会论文集-兰州理工大学学报第37卷)[C];2011年
3 张浩;;潜意识或无意识与创造性思维[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4 严支胜;;图像时代写生意义再认识[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2011年)[C];2012年
5 吴克明;;网络文化的政治哲学审视[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6辑[C];2011年
6 霍楷;;艺术设计实践教学法的研究与应用[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7 燕杰;曹春晓;;插画设计中的情感色彩表达[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下)[C];2010年
8 张志国;;窗中·风景——叶维廉诗歌的存在之思[A];叶维廉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陈昭霓;;视频媒体中的动态版式设计[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4)[C];2009年
10 于春生;;市民新闻与公民媒介素养[A];中国传媒大学第二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庆斌;钧瓷色彩的特征与分类体系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4 曾茂林;富有生命力的教育理论创生机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徐进波;中国山水画装饰性探微[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6 王峰;数字化背景下的城市公共艺术及其交互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7 高志明;通感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高波;论现象学方法与概念对艺术审美本质研究的意义[D];山东大学;2010年
9 朱德友;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10 陈莉莎;王尔德人文主义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菲;现代包装设计中仿生设计的应用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王党荣;室内外空间环境的融合与统一[D];河北大学;2009年
3 曹艺;论汉字体设计中的“形”与“态”之美[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4 王孙琳;徽派建筑中吉祥文化及其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5 杨婧;从西方绘画中的“丰满”女性形象看艺术夸张[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永平;蚌病成珠—郁达夫的情爱生活与其文学创作[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冯素娟;服装平面广告图形的同构设计方法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8 刘欢;儿童绘本的表意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9 苏红;论绘画中的“儿童画”情结[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10 韩雨苇;东坡词英译赏析—审美移情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5465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1546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