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画特性与版画市场的关系
本文选题:版画特性 切入点:版画市场 出处:《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作为各种艺术表现形式之一的版画艺术,也如艺术本身一样,具有着鲜明的时代属性。艺术创作必须有时代的底气作为支撑,方能成其正果。在面对当前的版画艺术市场时,正确认识版画艺术的定位,准确把握版画艺术与版画市场的关系,充分借助版画自身所特有的艺术个性,来推动版画商品化,产业化的进程,就显得十分的重要。尤其是在版画理论的建设上,应当一改以往立足学术角度来构建版画理论体系的陈旧观念,从而立足于艺术市场,从市场的角度出发,高度结合当今的市场要求及社会审美需求,构建起一套完整的,全面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现代版画理论体系。这不仅对于版画艺术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甚至对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是不可或缺的。
[Abstract]:As one of the various forms of artistic expression, printmaking art, like art itself, has a distinct attribute of the times. Art creation must be supported by the spirit of the times and become its true fruit. In the face of the current print art market,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position of printmaking art, accurately grasp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intmaking art and printmaking market, make full use of the unique artistic personality of printmaking itself to promote the process of commercial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of printmaking, Especiall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printmaking theory, we should change the old ideas of establishing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printmaking from the academic point of view, so as to base ourselves on the art market 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market. A complete, comprehensive and operable modern printmaking theory system has been construct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current market requirements and social aesthetic demands, which is not only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printmaking art, but also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rt of printmaking. Even for the entir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indispensable.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217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代明;;羌族民间艺术的认同及审美变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2 高蔚;;天地元声:诗的原初生命形态[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3 谢健;冯建国;;李煜词中的女性审美意象和艺术自叙性[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4 辛刚国;六朝文学批评视野中的情采关系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5 舒娜;;浅析舞蹈中眼儿“媚”艺术表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5期
6 殷晶波;;对艺术特征的一种审美性诠释——试谈对庄子“言”“意”观的认识及其对后世文学批评影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0期
7 刘玉叶;;从符号美学视角看汉魏六朝书法评论中的人格比兴手法[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1期
8 潘晓华;;从《爱》浅谈文学语言模糊性的美学意蕴[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1期
9 吴云;;繁难、浓缩、精专——论《无名书》词汇的精英特质[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10 毕涛;王艳;;唐宋词中建筑意象探微[J];安康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吕美生;;姚鼐散文艺术论新解——“以诗为文”论桐城派[A];第三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董雪莲;;对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创新理解[A];中国创意设计年鉴论文集2012[C];2013年
3 陈文新;;论明代诗学主流派的内部争执[A];东方丛刊(2001年第4辑 总第三十八辑)[C];2001年
4 段友文;;论民歌的审美意象[A];东方丛刊(2000第4辑 总第三十四辑)[C];2000年
5 童庆炳;;文学创作的审美意义[A];东方丛刊(1993年第4辑 总第七辑)[C];1993年
6 马卫星;;试论音乐艺术的审美综合本体[A];第二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李文钢;;诗应如何为驳杂生活留下独特显影——由阅读《他手记》引发的随想[A];“生命之光”——侯马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8 熊杰;;性别视角下的城市生态[A];2013年中国社会学年会“性别发展与美丽中国建设” 论坛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雪艳;中国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红红;庄子思想与魏晋时期中国文艺的自觉[D];暨南大学;2010年
3 赵阳;清代中期扬州学派文学思想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4 王峰;数字化背景下的城市公共艺术及其交互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5 朱秀敏;建安散文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杨亭;土家族审美文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漆捷;意会知识及其表达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8 李雪梅;中国现代小说的音乐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才刚;数字化生存与文学语言的流变[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余礼凤;雅俗之间:徐,
本文编号:16201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1620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