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戏面具与综合立体主义绘画对我毕业创作的影响
本文选题:藏戏面具 切入点:综合立体主义 出处:《广西艺术学院》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在种类繁多的西藏地区的面具中,藏戏面具是其中表现成熟的一种艺术形式。经过一段时间的查阅和学习让我有了画一批创作的想法。藏戏面具最吸引我的是面具的形状和上面的图案,不规则的造型和丰富的色彩让我联想到了远古时期的图腾。或许这就是西藏民族文化的“图腾”。在寻找绘画语言的过程中,立体主义时期的绘画给我带来了最初的灵感。经过反复研究和实验,我认为以毕加索为代表的综合立体主义绘画形式能深刻地表达藏戏面具的情感意境。并以本文阐述本次创作思路的形成;在未来创作中对我的启示和意义深远的影响;以及创作中综合材料和技法的运用。作为一名艺术类研究生,民族文化时常能唤起我对艺术最初的纯粹之心。因此,我要将这份原始的情感融入到水彩画创作中,以内容带动形式,从而形成独特的绘画语言。
[Abstract]:In the mask of a wide range of Tibetan areas, The mask of Tibetan opera is one of the mature art forms. After a period of inspection and study, I have the idea of creating a lot of paintings. What attracts me most is the shape of the mask and the design on it. The irregular shapes and rich colors remind me of the totem of ancient times. Perhaps this is the "totem" of Tibetan national culture. In the process of looking for the painting language, The Cubism period of painting gave me the first inspiration. After repeated studies and experiments, I believe that Picasso's comprehensive cubism painting form can deeply express the emotional conception of Tibetan opera mask, and this article expounds the formation of this creative idea, the inspiration and far-reaching influence on me in the future creation; And the use of comprehensive materials and techniques in my creation. As an art graduate student, national culture often evokes my original pure heart for art. Therefore, I want to incorporate this original emotion into watercolor painting. With the content drive form, thus forms the unique drawing language.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艺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J20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洁怡;;《南塔克特》的立体主义元素分析[J];大众文艺;2011年04期
2 江永亭;;立体主义的再认识[J];美术;2011年06期
3 黄茜岚;戚永晔;汤菁;;立体主义:字母构成的建筑元素[J];风景名胜;2009年12期
4 颜榴;;立体主义的吉光片羽——观西班牙“立体主义时代”[J];上海采风;2011年02期
5 唐军;徐州汉画像石立体主义之创造[J];美苑;2000年05期
6 沈家华;浅谈立体主义在平面设计中的当下意义[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7 彭虹,程伟;略谈立体主义对视觉传达艺术的影响[J];理论月刊;2003年12期
8 蔡天新;第四维、立体主义和相对论[J];读书;2004年09期
9 董洲;;构造新的现实——关于立体主义绘画[J];设计艺术;2006年02期
10 胡志雄;;立体主义美术[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6年1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周舒;立体主义后,凡事无雷同[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2 南京师范大学 梁丽君;永远的立体主义者 胡安·格里斯[N];美术报;2007年
3 郭奕华;莱歇的机械立体主义[N];美术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段泽林;“立体主义”与它的“买方文化”一起进入中国[N];中国艺术报;2010年
5 颜榴;立体主义的“青春期”[N];北京日报;2011年
6 网斋;立体主义非写实 更现实[N];中国商报;2001年
7 郭奕华;严谨之下的自由者 费宁格[N];美术报;2008年
8 李峤;摩登记[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9 联文;法国三馆联办毕加索立体主义回顾展[N];中国文化报;2008年
10 詹琰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莫斯科国立工艺美术大学博士;用童稚的视角观察世界[N];科技日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思宇;立体主义在服装结构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6年
2 秦晓楠;立体主义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启示性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6年
3 陈肖烨;从《嗜物系列》谈重构在创作中的运用[D];上海师范大学;2016年
4 何琳;女性心灵感受的造型艺术探索—在立体主义与线描之间[D];上海师范大学;2016年
5 孙一然;立体主义影响下的中国传统元素重构实验研究[D];湖北美术学院;2016年
6 李云波;立体主义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研究[D];吉林建筑大学;2015年
7 陶都罕;分析与随机[D];中央美术学院;2016年
8 李成媛;藏戏面具与综合立体主义绘画对我毕业创作的影响[D];广西艺术学院;2017年
9 李晓楠;雕塑本质语言的回归—立体主义雕塑浅谈[D];鲁迅美术学院;2013年
10 贲忠磊;立体主义叛逆中的优雅[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6214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1621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