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当代水墨人物画中线的运用

发布时间:2018-03-20 12:09

  本文选题:绘画 切入点:中国水墨人物画 出处:《河北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中国绘画的线条随着历史长河源远流长,无论是光彩夺目的壁画,还是栩栩如生的岩画;无论是精美的帛画,还是巧夺天工的彩陶;无论是丝绸上精细的花纹,还是精心刻画的砖画……那些流利的线条,都给人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审美感受。经过长期的实践,中国水墨人物画中的线条放射出了最耀眼的光芒。20世纪的艺术家们对中国水墨人物画线的探索,不仅继承着中国绘画传统的语言形式,而且把西方艺术思想的精髓融入到“线”语言形式当中。就如康定斯基所说“一个三角形的尖角和一个圆圈的接触所产生的效果,不亚于米开朗基罗画上的上帝手指接触亚当的手指”。不可否认笔墨当随时代,在这个多元化的趋势之下,我们要立足于本民族的思想去汲取西方艺术思想的精华和当下美好的生活理念,以促进中国水墨人物画中线的发展和变革。
[Abstract]:The lines of Chinese painting go back to ancient times, whether they are brilliant murals or lifelike rock paintings; whether they are fine silk paintings or exquisite painted pottery; whether they are fine patterns on silk, Or carefully painted brick paintings. Those fluent lines, have left people with indelible aesthetic feelings. After a long period of practice, The lines in Chinese ink figure painting radiate the most dazzling rays. The artists of the 20th century explored the line of Chinese ink figure painting, not only inheriting the traditional language form of Chinese painting, And incorporate the essence of Western artistic thought into the "line" language form. As Kandinsky put it, "the effect of the contact between the sharp corners of a triangle and a circle, No less than Michelangelo's touch of Adam's fingers with the fingers of God. "it is undeniable that with the times, under this trend of pluralism, We should base ourselves on the thought of our nation to absorb the essence of the western artistic thought and the present beautiful life idea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and reform of the middle line of Chinese ink figure painting.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J2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平;;水墨人物画教学浅探[J];艺境(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2 林木;多点精神 多点思路─—当代水墨人物画断想[J];美苑;2001年03期

3 毕建勋;;水墨人物画画种备忘录[J];国画家;2002年01期

4 何兴泉;写生在水墨人物画教学中的作用[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5 方瑞 ,王大鹏;浅析水墨人物画的笔墨意态[J];美术学报;2003年04期

6 崔成雨;水墨人物画系统教学的构想与实践[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4年01期

7 舒湘汉;水墨人物画的变革与意义[J];文艺研究;2004年04期

8 何光伟;浅析水墨人物画的造型[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9 晏阳;水墨人物画二题[J];美苑;2004年06期

10 崔成雨;水墨墨象与水墨人物画演进历程试探[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黄继谦;;文革水墨人物画的创作环境和基本特征[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8年

2 李芹;;当代水墨人物画的现实主义创作[A];探寻美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2001—2006)纪念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也青;初论水墨人物画的当代传统[N];美术报;2005年

2 邹跃进;为水墨人物画开辟新领域[N];文艺报;2006年

3 赵殿玉;水墨人物画随谈[N];美术报;2011年

4 王稳苓;当代水墨人物画的出路[N];中国艺术报;2002年

5 沈友斌;论水法在中国水墨人物画中的应用[N];美术报;2009年

6 程强;形神兼具 飘逸灵动[N];美术报;2011年

7 崔晓东;黄胄对水墨人物画发展的贡献[N];光明日报;2006年

8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 江苏省美术馆研究员 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马鸿增;“复出”的刘振夏:水墨人物画的新高度[N];美术报;2010年

9 记者 云菲;马国强水墨人物画展在京成功举办[N];中国艺术报;2011年

10 赵晨;中央美院中国画学院院长唐勇力教授谈方增先[N];美术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范治斌;水墨人物画的现(当)代性问题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年

2 赵晨;延续、融合、拓展—新时期以来写实水墨人物画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5年

3 陈静;传承与变革—新中国十七年水墨人物画笔墨之变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5年

4 叶盛;中央美术学院五六十年代水墨人物画教学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4年

5 张建伟;选择转换与融创[D];西安美术学院;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焦礼福;惠女风情水墨人物画的创作与表现[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2 石佳佳;解析都市水墨人物画的形成与发展[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项德娟;论都市水墨人物画的当代性演变及其现代经验[D];重庆大学;2006年

4 白苓飞;水墨人物画创作实践初探[D];厦门大学;2007年

5 卢攀攀;当代水墨人物画的现状与前景刍议[D];西安美术学院;2011年

6 冯会;试析都市水墨人物画[D];西安美术学院;2012年

7 刘思源;都市水墨人物画中女性形象的演变[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8 朱小坤;试论“水”在水墨人物画中的拓展[D];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

9 周艳玲;水墨人物画装饰性语言表现研究[D];青岛大学;2012年

10 吕梦;浅析当代水墨人物画艺术表现的多面性[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6390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16390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4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