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江南——谈我的江南风情画系列的创作
本文选题:江南风情 切入点:油画民族化 出处:《文教资料》2014年33期
【摘要】:诗意的江南古刹、古园、小桥小镇等俯仰皆是,绘画题材并不重要,关键在于怎样组织,能否产生情感,能否传达作画者思绪等。要想创作好表现江南风情的绘画作品,需要画者投入真感情。
[Abstract]:Poetic ancient temples, gardens, small bridge towns and so on, painting theme is not important, the key lies in how to organize, whether it can produce feelings, whether to convey the artist's thoughts and so on. To create a good expression of Jiangnan style of painting works, Need the artist to put in real feelings.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
【分类号】:J21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天民;从雕塑性到音乐性:凡·高的色彩观[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高飞;空白与意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3 李倍雷;;中西美术的画理意味的比较研究[J];书画世界;2009年06期
4 解玉斌;谢建明;;在“语境”中重构观念——观念艺术的语言观念探析[J];北方论丛;2011年03期
5 涂小琼;艺术形式与视觉真实[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6 龙红莲;;论画中诗意的四个层面[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5期
7 郭晓娜;;伊顿色彩艺术中的主观色调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J];长春大学学报;2006年07期
8 胡艺珊;论达·芬奇画论中的诗学思想[J];昌潍师专学报;2001年04期
9 吴传景;;浅谈艺术教育对学生人格培养的作用[J];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10 刘以鸣;;人间国宝的纸:传承400年的名盐纸——日本人间国宝谷野武信和名盐雁皮纸[J];大家;201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法;;中西美学审美方式论[A];东方丛刊(1992年第2辑 总第二辑)[C];199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波;论现象学方法与概念对艺术审美本质研究的意义[D];山东大学;2010年
2 过晓;论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美学概念的“似”[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3 邵金峰;中国画论中的生态审美智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李自雄;文学本质观:历史审视与当代重建[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薛朝晖;早期抽象绘画中的“象”[D];中国美术学院;2011年
6 付瑛瑛;“传神达意”[D];苏州大学;2011年
7 李杰;勒石与勾描—唐代石椁人物线刻的绘画风格学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11年
8 陈宁;德意志造型美学中的古典意识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9 王云;西方前现代泛诗传统——以中国古代诗歌相关传统为参照系的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10 尚可;中外绘画融合论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建军;中国山水画中留白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马丽萍;论写实油画教与学[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3 李明付;后现代视阈下我国工笔人物画面临的困境与突围策略研究[D];沈阳大学;2010年
4 杨雪;动画艺术中表现主义绘画语言的吸收与借鉴[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5 吕秀利;高扬的主体意识[D];河南大学;2011年
6 南涛涛;天地有大美而不言[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健;中国画色彩表现手段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闫旭;油画形式语言规律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9 姜桂云;15-16世纪阿尔卑斯山南北绘画比较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慧琼;城市广场休闲体育的价值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作堂;;“油画民族化”的新发展[J];理论与创作;2006年04期
2 何怀硕;;“外来本土化”与“油画民族化”——对《质疑“油画民族化”》的回应[J];美术观察;2007年03期
3 符艺;;多元文化视域中的油画民族化创新探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4 袁运生;油画民族化吗?[J];文艺研究;1981年02期
5 薄建新;油画民族化是历史的必然[J];内蒙古社会科学(文史哲版);1988年05期
6 张先红;;对油画民族化的思考[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年03期
7 梁彪;油画民族化刍议[J];美苑;2001年05期
8 徐海鸥;关于东西方文化交流与油画民族化的一点见解[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2年03期
9 侯文辉;从文化传播角度看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油画民族化发展[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10 林木;为油画民族化的再倡导叫好[J];美术;2004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武明中;;告别“油画民族化”大演练[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本报记者 罗正君 实习生 贺芳芳;关宏臣:油画民族化无需强调[N];中国文化报;2014年
2 渤海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赵越;王悦之油画民族化的先驱[N];中国教育报;2011年
3 张苏卉;我看“油画民族化”[N];安徽日报;2002年
4 周鼎 本报实习记者 冯智军;靳之林:我是生活的记录派[N];中国文化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王凯 潘欣信;雪域高原丹青曲[N];美术报;2006年
6 四川当代油画院评论部主任 叶莹;“新当代艺术”之辨[N];山西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昌菊;油画民族化再探索[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2 周功华;“油画民族化”:董希文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蕴;油画民族化问题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2 高玲玲;拈花微笑—用民族化的心看油画民族化[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希强;油画民族化语境中的笔法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11年
4 许茂强;超然物外的精神体验—油画民族化进程中艺术家的一个选择[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霞霞;浅析创作《千山暮雪》之中国“油画民族化”初探[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6 葛振圆;油画民族化的执着探索者—苏天赐油画艺术形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马胜强;传统的回归和再现[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王斌;打通两端,,固守其本[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9 张忆菲;倾心连神 融东贯西[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10 葛士恒;他塑到自塑[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16542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1654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