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架古代书画真伪的多维审视
本文选题:古代书画 切入点:历史学专业 出处:《中国书法》2017年15期
【摘要】:正二0一五年早些时候阅读新梓未久的《销夏与清玩:以书画鉴藏史为中心》之际,我就在思考作者朱万章的研究理路。大致而言,艺术研究有其四重向度,一是有关鉴定层面的真伪辨论,二是立足审美层面的艺术分析,三是建立在时间轴上的历史判断,四是依托地域与空间的背景探讨。近些年来逐渐深入的以人(艺术家)或人群(艺术流派)为考察对象的个案研究及其方法,正体现了上述四重向度在不同程度上的综合糅汇。从朱万章的学术经历和研究兴趣来看,他是历史学专业出身,从事艺术研究则最
[Abstract]:When I read Xinzi's "Sale Xia and Qing Yu: history of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Collection" earlier in 2015, I was thinking about the research theory of author Zhu Wanzhang. Generally speaking, art research has its four directions. The first is the theory of truth and falsehood on the appraisal level, the second is the artistic analysis based on the aesthetic level, and the third is the historical judgment based on the time axis. The fourth is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region and space. In recent years, the case studies and methods of people (artists) or crowd (art schools) as the object of investigation, From the academic experience and interest of Zhu Wanzhang, he is a history major, and he is the most engaged in art research.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分类号】:J205-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成杰;;儒佛思想与古代书画批评[J];美与时代(下);2010年05期
2 吕友者;;“小白连浮三十杯,指尖浩气响春雷”——古代书画中的酒文化[J];东方收藏;2012年02期
3 成杰;;古代书画批评的类比式思维[J];电影评介;2013年18期
4 郑敏惠;;从范畴到语言符号:古代书画审美语素“气”的研究构想[J];绥化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5 成杰;;古代书画批评范畴的传承移植[J];电影评介;2011年13期
6 那荣利;戴立强;;杨仁恺先生论古代书画(皖博篇)(上)[J];收藏家;2014年05期
7 刘舜强;;日本古代书画艺术述略(上)[J];紫禁城;2008年10期
8 那荣利;戴立强;;杨仁恺先生论古代书画(天津篇)(上)[J];收藏家;2014年07期
9 朱光耀;;从古代书画作品看古人的审美倾向[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年24期
10 陈爱中;婺源古代书画家采撷[J];中国地名;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殷春梅;韦兰;;现存有关李白的古代书画作品目录[A];中国李白研究(2005年集)——中国李白研究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华启明;;谈谈装裱旧绢本书画中的几个技术问题[A];文物保护技术(1981~1991)[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吕立新;由浅入深 古代书画先不碰[N];联合日报;2014年
2 本报记者 张立行;古代书画遗存知多少[N];文汇报;2002年
3 杨羽;古代书画投资机会凸现[N];江南游报;2005年
4 方翔;古书画沧海明珠[N];河北经济日报;2002年
5 ;丹青彩画一枝春[N];美术报;2006年
,本文编号:16657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1665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