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论《原爆图》对中国画人物创作的启示作用

发布时间:2018-03-30 12:23

  本文选题:原爆图 切入点:中国画 出处:《西北民族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摘要】:《原爆图》是丸木位里及丸木俊夫妇二人所创作的大型历史灾难性题材的组画,共分为15部,展示了二战期间美军所投下的原子弹对日本人民的伤害,也表达了作者对战争中逝去生命的悲悯之情和对和平的渴望之情。这幅作品两度在中国展出,,对中国美术界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对《原爆图》进行了总体的认识。通过对《原爆图》作者简介、创作背景、创作过程及表现内容进行了介绍。第二章主要通过对《原爆图》画中人物的造型分析引申到西方绘画造型对中国画人物的借鉴作用,并将中国人物画坛具有特点的作品中对西方绘画人物造型的借鉴进行了分析。第三章对《原爆图》构图中的形式美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并运用中国画人物作品进行论证,分析形式美对中国画人物的重要意义。第四章主要通过《原爆图》论证其对中国画人物的借鉴。对画面中蕴含的人文关怀进行了阐述,同时通过20世纪中国画两次变革中“徐蒋体系”和“林吴体系”的艺术思想对《原爆图》绘画语言进行分析,并总结出中国画人物正确的探索道路。本文通过《原爆图》这幅作品,寻找着其作品的艺术语言与中国画人物艺术语言的异同,学习艺术家在表现内容与形式的运用。本论文所讨论的艺术语言正是中国画人物创作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希望通过研究《原爆图》的艺术语言及内在精神的同时继续发挥本国艺术独特的民族性,用更为宽阔的视野看待中国画人物的发展方向。
[Abstract]:The original exploding Picture is a large historical and disastrous composition by Mr. and Mrs. Marubeni, divided into 15 pieces, showing the damage caused to the Japanese people by the atomic bomb dropped by the US military during the second World War. It also expresses the author's compassion for the lives lost in the war and his desire for peace. This work has been exhibited twice in China.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gives a general understanding of the original explosion Picture.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author of the original explosive Picture, the background of the creation is introduced. The second chapter is mainl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s in the "original explosion" painting to extend the use for reference of the Western painting modeling to the Chinese characters, the second chapter is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creation process and the performance content. In the third chapter, the formal beauty in the composition of the original explosion is analyzed in theory, and the works of Chinese characters are used to prove i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 of formal beauty to the characters of Chinese painting. The fourth chapter mainly demonstrates its reference to Chinese painting characters through "original explosion Picture", and expounds the humanistic concern contained in the picture. At the same time, through the artistic thought of "Xu Jiang system" and "Lin Wu system" in the two revolutions of Chinese painting in the 20th century,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painting language of "original exploding Pictures". And summarizes the correct way to explore the characters of Chinese painting. Through the original explosion picture, this paper seek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artistic language of its works and the artistic language of Chinese painting characters. The artistic languag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is the most prominent problem in the creation of Chinese painting characters. It is hoped that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artistic language and internal spirit of the original exploding Pictures, the unique national character of the national art will continue to be brought into play, and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e Chinese painting characters will be viewed with a broader vision.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2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明;浅谈中国画的继承与创新[J];广西社会科学;2002年05期

2 吴奇婉;漫谈中国画的笔墨传统和创新[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3年03期

3 赵绪成;传统中国画将退居二线——21世纪中国画发展预言[J];文艺评论;2003年02期

4 王平;对中国画发展现状及趋向的看法[J];文艺评论;2003年02期

5 张志强;中国画探赜[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6 张海东;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浅议中国画的发展状态[J];文艺评论;2005年03期

7 刘国辉;大有深意的航行[J];美术;2005年09期

8 顾平;;对中国画教育现代形制的构想[J];国画家;2005年06期

9 李晓霞;;再论设计专业学生学习中国画的必要性[J];电影评介;2006年09期

10 顾平;;对中国画教育现代形制的构想[J];中国书画;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周积寅;;二十世纪中国画的“制高点”[A];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1981—2001)纪念文集[C];2001年

2 李爱国;;中国画的国际化——对中国画走向国际化的几点思考[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艺术的超越与文明的发展”艺术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3 马鸿增;;中国画审美流向两题[A];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1981—2001)纪念文集[C];2001年

4 程元友;;为实现中国画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A];科技创辉煌——中国创新成果与学术精典[C];2011年

5 徐卫;;从中国画意象形态演变看当代中国画发展态势[A];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1981—2001)纪念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曹玉林;关于“中国画”称谓的再思考(下)[N];美术报;2007年

2 刘选让;论中国画的基因——线[N];美术报;2013年

3 主持人 李树森;如何真实呈现中国画巨大价值与伟大成就[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

4 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孙克;中国画的当下思索[N];中国文化报;2013年

5 南京大学美术研究院教授、副院长 聂危谷;中国画何以“回归传统”?[N];中国文化报;2013年

6 钟章法;当下中国画缺少精神内涵[N];美术报;2014年

7 ;当代中国画面临十大问题[N];美术报;2000年

8 郭怡宗;承传与拓展:中国画的使命[N];人民日报;2003年

9 邵大箴;中国画创新刍议[N];人民政协报;2002年

10 谷泉;水墨画≠中国画[N];中国文化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高萍;神遇与迹化—中国画的笔墨程式研究[D];上海大学;2016年

2 张筱膺;授受之变[D];上海大学;2016年

3 曹院生;中国画学科规范论[D];上海大学;2010年

4 何士扬;中国画“勾勒法”学理探微[D];中国美术学院;2009年

5 茹峰;视觉图式的演变[D];中国美术学院;2007年

6 徐进波;中国山水画装饰性探微[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珉yN;上海80后中国画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徐银哲;论中西文化与中国画的发展[D];延边大学;2008年

3 翁利;试论线条是中国画灵魂之所系[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孙浩;论中国画的物理结构与笔墨结构[D];中央美术学院;2005年

5 王玺;论文化视域下文人画审美对中国画发展的影响[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6 那泽汗;谈色彩在中国画中的运用与表现[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7 谢静;浅析邱石冥的花鸟画及其艺术[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8 张洁;赵梅生中国画作品内容之“新”初探[D];山西大学;2015年

9 付永军;中国画的创新离不开传统笔墨[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年

10 徐煜;浅谈当代中国画的创新与中西方绘画艺术的融合[D];吉林艺术学院;2015年



本文编号:16858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16858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6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