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松与中国画

发布时间:2018-03-31 00:18

  本文选题: 切入点:比德内涵 出处:《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摘要】:儒家关于松柏“岁寒后凋”的品性开启了松比德的先声,得到各个时代文人墨客的推崇,获得丰富的比德内涵,成为君子人格的符号象征。其特殊的自然审美特性、文化蕴含以及人格取向上的独特性,使松柏在同类题材中国画创作中有着显著的优势。 中国画中以松为意象题材的创作作品层出不穷,松树以其顽强坚毅的精神和大寿永年的吉祥寓意与人们心灵的美好追求相契合,在“岁寒后凋、松柏有心”的传统寓意之外,于绘画作品中又呈现出多种内涵,松作为山水画、人物画补景,花鸟画抑或其他文艺作品的重要构成元素被传承下来,寄寓了画者托物自喻、澄怀观道的人格理想。本文主要从松文化的发展历程出发,着眼于中国画语境中松意象绘画的文化内涵,以历代画家画松风格演变为研究对象,有意于梳理一下中国画中松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及所反映的时代精神。
[Abstract]:The character on pine "only after the prelude song." Bede, respected each time the rich men of literature and writing, Bede connotation, become a gentleman personality symbol. Its special natural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Personality Orientation on the uniqueness of the pine has significant advantages in the same subjects China painting creation.
Chinese painting with pine as images emerge in an endless stream theme works, fit to the pursuit of beautiful pine tenacious perseverance and Yongnian auspicious birthday with people in mind, "only after wither, outside of the traditional moral and heart", in painting and showing a variety of content, loose as landscape painting, figure draw up an important element of landscape, flower and bird painting or other literary works were handed down, they draw support from Yu Huai Cheng View Road personality ideal. 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the development course of song culture in order to focus on the context Chinese painting pine imagery painting cultural connotation in ancient painters painting style song evolutio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intends to comb the China pine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and reflect the spirit of the times.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21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成;论文人画审美之流变[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花仕旺;任宏霞;;中国山水画之精神[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3 董家魁;徽商衰落原因新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4 路琼;;论传统中国绘画的色彩观念[J];书画世界;2010年01期

5 周乾华;;传神写照——试论“写”是写意人物画的主线[J];书画世界;2010年01期

6 陈士部;;论苏轼“身与竹化”命题的美学思想内涵[J];书画世界;2012年01期

7 孙军;邵航;;浅谈魏晋时期玄学与绘画的关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8 项鑫;;试谈山水画中“点”的造型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9 于洪江;;袁枚论诗人之真性情[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1期

10 刘yN;;东坡书画题材诗文的思想内蕴[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滨妍;;浅析赵孟俯的“复古”思想[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2 郑彦军;;董其昌与担当的山水画之比较[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下)[C];2010年

3 顾颖;;论汉画像乐舞图的悲剧精神[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范艳;;汉代画像砖、画像石艺术与动漫艺术的联系[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陈松长;;连云港海州双龙汉墓出土汉代漆尺彩绘图像解读[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张新宽;;“双龙穿璧”的不同形式与文化意蕴剖析[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黄芬;;四川汉代画像砖的艺术特色[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杨絮飞;;汉画艺术的“盆地现象”剖析——以四川地区为例,兼谈南阳地区汉画的艺术成就[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黄芬;;从汉画像石看南阳汉代社会风俗[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李国新;;西汉洛阳与陕西画像砖艺术特征比较分析[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2 刘迪;清乾隆朝内府书画收藏[D];南开大学;2010年

3 康维娜;清代浙江闺秀文章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王赫赫;中国古代人物画“十八描”概念的历史演进与画史意义[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5 徐进波;中国山水画装饰性探微[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6 潘苇杭;先秦两汉尧文化探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侯艳;汉译佛经之美术理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冀爱莲;翻译、传记、交游:阿瑟·韦利汉学研究策略考辨[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成;晚清诗学的演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朱秀敏;建安散文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6883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16883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f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