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学人黄宾虹:以“内美”为核心的艺术史观

发布时间:2018-03-31 01:28

  本文选题:黄宾虹 切入点:内美 出处:《美术观察》2017年04期


【摘要】:正黄宾虹名质,字朴存,号滨虹,1917年改字宾虹,以字行,题画尝自署"宾虹学人"。他祖籍安徽省歙县,1865年生于浙江省金华,1955年殁于杭州,享年90岁。他一生致力于艺术、学术的研究和探索,成绩斐然,人誉之"百年巨匠",与齐白石有"南黄北齐"之称。他做过记者、编辑、教授,主要的贡献亦在艺术领域,诸如中国书画史论、书
[Abstract]:Huang Binhong is famous in quality, simple in character, and numbered Binhong in 1917. He changed the word Binhong in 1917, with the title of "Binhong Xueren". He was born in Jinhua, Zhejiang Province in 1865. He was born in Jinhua, Zhejiang Province, in 1865. He died in Hangzhou in 1955. He was 90 years old. He devoted his whole life to art. The academic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the achievement is remarkable, the person is known as "the hundred years giant craftsman", and Qi Baishi is known as "the Southern Huang Bei Qi". He has been a reporter, the editor, the professor, the main contribution also in the artistic field, such as the Chinese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history theory, the book
【分类号】:J2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卫华;;书肇自然 艺术之源——黄宾虹致方乐仁札[J];收藏界;2002年12期

2 梅墨生;;谁能识得模糊趣——黄宾虹山水艺术论[J];中国书画;2003年01期

3 张桐t@;黄宾虹引书入画之研究[J];美术观察;2003年09期

4 丘金峰;;黄宾虹伪作辨析[J];中国书画;2004年12期

5 卢辅圣,张桐t@;"黄宾虹热"的喜与忧[J];美术观察;2004年07期

6 赵权利;黄宾虹作为表率的意义——满维起访谈[J];美术观察;2004年08期

7 徐鼎一;及年三十弃举业——经学与黄宾虹[J];荣宝斋;2004年06期

8 骆坚群;;从文字到山水——试析黄宾虹的书法观及书法[J];中国书画;2005年03期

9 孔锦;黄宾虹题画跋佚文述评[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5年02期

10 王晓钟;黄宾虹《蜀游画册》赏析[J];东南文化;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鲍义来;;黄宾虹与“徽学”的提出[A];安徽省徽学学会第二届理事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鲍义来;;黄宾虹的敦煌情结[A];第二届郭煌历史档案与徽州历史档案开发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钱忠平;;也说黄宾虹[A];2006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石维坚;;人巧夺天工 剪裁青出蓝——表演札记[A];演员谈电影表演——首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颁奖大会论文集[C];198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鲍义来;2005年走近黄宾虹[N];安徽日报;2005年

2 方利山;重新认识黄宾虹[N];黄山日报;2005年

3 范曾;黄宾虹论(上)[N];美术报;2006年

4 范曾;黄宾虹论(下)[N];美术报;2006年

5 马明宸;黄宾虹对“整理国故”文化主张的实践[N];中国艺术报;2011年

6 王鸿宾;大气磅礴黄宾虹[N];河南日报;2000年

7 俞宏理;黄宾虹的三个时期[N];黄山日报;2005年

8 陈履生;今天如何面对黄宾虹的所爱所恨[N];美术报;2004年

9 马行提;谒黄宾虹故居[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10 梁翎;重读黄宾虹[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金元卿;黄宾虹思想及其绘画美学演进之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春艳;黄宾虹的书画养生论[D];天津美术学院;2009年

2 王宣艳;画人之前:作为士人的黄宾虹[D];浙江大学;2011年

3 田亮;黄宾虹在民国时期的鉴定活动与鉴定观念[D];中央美术学院;2006年

4 张桐t@;黄宾虹引书入画之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3年

5 陈斐鹏;黄宾虹晚期山水画设色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5年

6 周颖;黄宾虹绘画艺术中的“黑”与“白”[D];沈阳大学;2015年

7 周姝宏;漫谈黄宾虹山水画中“点”的技法与意蕴[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8 王力申;黄宾虹绘画美学思想中的“内美”观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9 田飞;黄宾虹山水画与印象派风景画比较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10 林久茹;水晕墨章 妙造自然[D];北华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6885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1688563.html

上一篇:松与中国画  
下一篇:作为画家的福克纳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b0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