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作为画家的福克纳

发布时间:2018-03-31 06:28

  本文选题:小说情节 切入点:宗教情结 出处:《世界文化》2016年12期


【摘要】:正作为美国历史上最富盛名的小说家之一,福克纳(1897—1962)凭借其独特的意识流创作技巧和深沉的伦理哲思闻名于世,其小说中所蕴含的伦理道德意识、荒原意识、宗教情结,以及他对种族问题的独到见解更是成为其他作家效法学习的对象。福克纳的传记作者杰伊·帕里尼曾说:"福克纳影响了美国和世界各地一代又一代的作家。20世纪南方小说所取得的成就,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福克纳。"或许鲜有人知,这样一位独具风格的大文豪,也曾
[Abstract]:A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novelists in American history, William Faulkner is famous for his unique techniques of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creation and deep ethical philosophy. His novels contain ethical and moral consciousness, wasteland consciousness and religious complex. "Faulkner's biographer Jay Parrini once said," Faulkner influenced generations of writer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around the world in the 20th century. The achievements of Southern novels, Faulkner owes a great deal to Faulkner.
【分类号】:I712.074;J20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锏;奥赫·帕穆克和他的获奖小说《我名红色》[J];国外文学;2003年03期

2 梁多云;;试论小说欣赏[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3 程均;试论氛围小说[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01期

4 张未民;小说与戏剧——兼谈一种双向对逆运动[J];当代文坛;1987年03期

5 w.w.罗伯逊,林建法 ,张晓东 ,徐劲军;小说:批评的死胡同(上)[J];小说评论;1988年04期

6 周小波;中西流浪儿小说的发展和比较[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04期

7 李骞;论张长的小说[J];昭通师专学报;1990年03期

8 蹇昌槐;欧洲原始小说简论[J];外国文学研究;1990年04期

9 陈晓红;;情节在小说中[J];淮北煤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1期

10 陆志平;小说情节新论[J];小说评论;199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李建波;唐岫敏;;自由和爱心——福斯特意大利小说对“国际主题”的发展[A];走向21世纪的探索——回顾·思考·展望[C];1999年

2 王松林;;小说“非个性化”叙述背后的道德关怀[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侯玮红;《2017》——2006年俄罗斯布克小说奖[N];文艺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傅小平;袁劲梅:文人对社会的责任在于“进谏”[N];文学报;2012年

3 本报记者 康慨;反恐小说向何处去?[N];中华读书报;2005年

4 石河;国际知名作家浪漫的创作行为[N];光明日报;2010年

5 翻译 张琼;美国大众文化步步为营[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6 吴晓东;昆德拉的小说学:作为“存在编码”的关键词[N];中华读书报;2003年

7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 姚云清 译;莎兰德不朽[N];南方周末;2011年

8 余中先;二00一年法国部分得奖作品[N];文学报;2002年

9 耘堂;废墟上的情感旅行[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10 谈凤霞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谁在夜里杀死了狗》:是“声音”,不是“钩子”[N];中华读书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汪颉珉;小说《鸽子项圈》的叙事艺术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4年

2 韩水仙;小说与启蒙—1750~1789法国小说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年

3 宋芳;小说《秘史》批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4 罗旋;边界区域中的对抗与对话[D];西南大学;2015年

5 符丽娃;反映泰国华人社会的泰国文学奖获奖泰文小说之研究[D];云南大学;2013年

6 杨保林;“近北”之行[D];苏州大学;2011年

7 管南异;进退之间—本杰明·狄思累利的“青年英格兰”三部曲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8 杨世真;重估线性叙事的价值[D];浙江大学;2007年

9 闵晓萌;狄更斯后期小说中的个体与制度[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亚婷;北美新移民华文小说研究[D];海南大学;2015年

2 付凯;丹·布朗小说的家园主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彭雅丽;狄更斯小说中的空间研究[D];湘潭大学;2015年

4 蔡怡洁;文化碰撞中的身份认同实验[D];南京大学;2014年

5 康晓;《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的非理性叙事[D];兰州大学;2016年

6 刘韵佳;第二人称小说的接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吉红梅;论韩国汉文小说及其所受中国的影响[D];苏州大学;2008年

8 张余凤;让·艾什诺兹小说的电影叙事风格剖析[D];国际关系学院;2015年

9 朱静;景中节奏——爱·摩·福斯特小说《看得见风景的房间》中节奏运用研究[D];河北大学;2001年

10 李荣芝;论库切小说的艺术特色[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6895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16895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c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