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农梅花杂画册个性之研究
本文选题:梅花杂画册 切入点:风格特质 出处:《江南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摘要】:金农梅花杂画册系列绘画的艺术风格形成是金农绘画艺术创新的典范。本文从金农晚期创作的一系列梅花杂画册之所处时代背景特色引发思考,对其艺术风格特质,及在风格下滋生的审美特征做详细分析。经笔者研究发现,金农梅花杂画册的艺术风格在与金农其他题材绘画创作的比较上,更增添了一份新异的美感,笔者将这种风格下产生的美感归纳为:(一)构图形式新奇多变,革新了传统绘画的章法范式。(二)造型类现代平面装饰化,强调类平面造型意识、弱化传统笔墨塑造在绘画中的应用。金农梅花杂画册独特风格下滋生出“出古入俗,雅俗共赏”、“平淡天真,性情再现”和“脱俗入奇,崇尚新意”的审美特征,正是金农所处客观“时、空”背景影响下,个人通过艺术创作渠道实现“自我型塑”与“自我价值”的表现与矛盾产物,也为十八世纪以来中国写意画多元化的发展提供了借鉴价值。 本研究旨在探析金农梅花杂画册风格个性特质及审美特征,除了对金农在不同时期创作的梅花杂画册艺术之风格面貌归纳分析外,更以艺术心理学、美学、艺术社会学及视知觉等理论为主要论析参照点,对本课题加以多元化分析,论述梅花杂画册艺术形式的时代性、必然性与超前性。笔者仅希望自己通过本课题研究,能够辩证地审视绘画风格在所属时代下的个性发展问题,同时反思现今写意画创作的脉络与方向,并以此为借鉴,结合实践,,探索出自己的绘画表现形式。
[Abstract]:The artistic style of Jinnong plum blossom series paintings is the model of Jin Nong's artistic innovation.Through the author's research, it is found that the artistic style of Jinnong plum blossom miscellaneous album adds a new aesthetic feeling in comparison with Jinnong's other subjects of painting creation. The author sums up the aesthetic feeling produced under this style as: (1) novel and changeable composition form.It innovates the paradigm of traditional painting.(2) it emphasizes the consciousness of plane modeling and weakens the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brush and ink moulding in painting.Under the unique style of Jinnong plum blossom miscellaneous picture album, th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out of ancient times and common appreciation", "bland innocence, reappearance of temperament" and "free from vulgarity, advocating new ideas" are th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Jinnong's objective "time and emptiness" background.Through artistic creation channels, individuals realize the expression and contradictory products of "self-molding" and "self-value", which also provide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versification of Chinese freehand brushwork since the 18th century.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personality and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Jinnong plum blossom miscellaneous album. In addition to summarizing and analyzing the artistic style of Jinnong's plum blossom miscellaneous picture album in different periods, it is also based on artistic psychology and aesthetics.Based on the theory of art sociology and perception, this paper analyses this subject and discusses the epoch, inevitability and advance of the art form of plum blossom album.The author only hopes that through the research of this subject, I can dialectically examine the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of painting style in its era, and at the same time reflect on the context and direction of freehand brushwork creation nowadays, and use this as a reference and combine with practice.Explore their own painting form of expression.
【学位授予单位】:江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21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爱波;彼皆绝代才 形去留其神——归有光与蒲松龄古文艺术相通论[J];蒲松龄研究;2002年03期
2 王光福;赵瑜;;聊斋诗意例[J];蒲松龄研究;2006年01期
3 刘艳玲;;娇娜:栖居在精神家园里的一只美狐[J];蒲松龄研究;2009年02期
4 王军明;;《凤阳士人》情爱模式的叙事伦理学诠释[J];蒲松龄研究;2011年04期
5 姚颖;;“双美共侍一夫”故事模式的背后——以《聊斋志异》和子弟书“志目”为例[J];蒲松龄研究;2011年04期
6 孙其香;;古老与现代的合奏——从《聊斋俚曲·穷汉词》中的叠音词谈起[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7 刘成;论文人画审美之流变[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8 高智;试论孟子的家庭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9 周文斌;浅谈董其昌的审美理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10 厚实;郭彤;;宫体诗与花间词文本生成背景比较解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文;;英美诗人困境中的自觉审美精神[A];安徽省第五届“兴皖之光”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交叉学科卷)[C];2005年
2 郭洪伯;;秦汉“稗官”考 秦汉基层机构的组织方式(其一)[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程光炜;;一个被重构的“西方”——从“现代西方学术文库”看八十年代的知识范式[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4 郑恩兵;;文学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内质即二者之关系[A];创新·发展·和谐——河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8年
5 陈建农;;六朝诗学中的人生体验与人格理想[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6 孟庆阳;;唐前奏议文体的发展演变及其特征[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王东;;接受视野下的抽象艺术理论[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黄鸿仪;;论中国画的“内美”[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张浩;;论情感、意志与创造性思维[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10 张浩;;潜意识或无意识与创造性思维[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施佳胜;经典 阐释 翻译——《文心雕龙》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王厚平;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高刘巍;王世贞的园林实践与观念[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9 刘艳清;清代“六书”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庆斌;钧瓷色彩的特征与分类体系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耕耘;静观万象——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审美境界[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唐s
本文编号:17026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1702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