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孔之见—浅谈艺术创作中的“荒诞性”
本文选题:荒诞性 + 批判 ; 参考:《天津美术学院》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纵观当代美术,我们的生活与此发生着越来越多的关系,无论是自我艺术创作中的意识思考,还是面对展览中多元化艺术作品的解读,其不可回避的要去被作品中趣味性所吸引和引导,而这种趣味性的表达包含许多的呈现方式,作为其一的“荒诞性”艺术手法大肆出现在当代艺术作品中,其必然有存在的缘由与价值。所以,探究中西方艺术创作中“荒诞性”因素成为我今天论文的选题研究。本论文结构上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节主要是阐述“荒诞性”的定义及其起源与发展;第二章节主要是分析中国当代艺术中“荒诞性”产生的原因和背景,其中包括当时的社会背景、西方文化与艺术的影响以及艺术家自身的因素;第三章节主要以绘画为界分析艺术创作中的“荒诞性”表现手法;第四章节主要是借助对当代艺术作品的解读来探究中国当代艺术中“荒诞性”的深层价值;第五章节主要是通过自我艺术创作来感受“荒诞性”在作品中的运用与体悟。
[Abstract]:Throughout contemporary art, more and more relations have taken place between our life and this, whether it is the conscious thinking in our own artistic creation 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diversified works of art in the exhibition.It can't be avoided to be attracted and guided by the interest in the works, and this interesting expression contains many ways of presentation. As one of them, the "absurd" art technique is widely used in contemporary works of art.It must have the reason and value of existence.Therefore, exploring the "absurdity" in Chinese and Western art creation has become my topic of study today.The structure of this thesis is divided into six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mainly expounds the definition,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absurdity", the second chapter mainly analyzes the causes and background of "absurdity" in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It includes the social background at that time, the influence of western culture and art, and the factors of artists themselves.The fourth chapter mainly explores the deep value of "absurdity" in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with the help of the interpretation of contemporary art works, and the fifth chapter mainly explores the application and understanding of "absurdity" in the works through self-artistic creation.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J2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容本镇;罗明;;论东西小说的荒诞性[J];广西社会科学;2010年09期
2 胡静燕;;中国80年代探索戏剧[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3 蔡庆;;浅谈《豆棚闲话》的荒诞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4 房子;;时间·秩序·假设——读小说《欢城在哪里》[J];青春;2012年06期
5 马奎斯;法国当代艺术作品[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6 ;国外当代艺术作品选[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7 ;西方当代艺术作品选登[J];美苑;2002年02期
8 ;西方当代艺术作品[J];美术观察;2003年03期
9 ;世界当代艺术作品[J];美术观察;2003年05期
10 ;西方当代艺术作品[J];美术观察;200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宋文翔;;文化符号并非文化精神——论当代艺术作品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误读[A];2006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惠波;;从语境角度论当代艺术作品的价值判定[A];2006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刘凡;;越界与异质空间[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4 郑寒;;物境·情境·意境 论“创新”是艺术创作的生命之舟[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下)[C];2010年
5 吕承;;废弃纸材在艺术创作中的潜质[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下)[C];2010年
6 杨乃乔;;后现代性、后殖民性与民族性——在世纪之交,艺术创作与批评应该追寻一种比较的视野[A];东方丛刊(1998年第1辑 总第二十三辑)[C];1998年
7 汪天行;;打造“五彩江西”——在2007年江西省艺术创作工作会议上的讲话[A];艺海探真——论文论著选编[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蔡晓龄 (纳西族);盐与荒诞性[N];文艺报;2013年
2 剑武;尤伦斯抛售中国当代艺术考[N];人民日报;2012年
3 杭州市胜利实验学校 张丹妮;当代艺术为什么要引入中小学美术课堂[N];美术报;2014年
4 记者 曹原;尤伦斯出货早期当代艺术作品 收藏重心转向年轻艺术家[N];上海证券报;2014年
5 欣欣;一件当代艺术作品对现代消费的反思[N];中国文化报;2008年
6 曹俊杰;降价甩卖促艺术冷静回归?[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7 朱浩云;当代艺术品市场的五点思考[N];中国经济时报;2008年
8 徐佳和 采访整理;幻想丛生的当代艺术“小气候”[N];东方早报;2014年
9 付满玉邋沙灵;宁夏召开艺术创作工作大会[N];中国文化报;2007年
10 记者 胡亮;应设立国家艺术创作基金[N];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其胜;“艺”孔之见—浅谈艺术创作中的“荒诞性”[D];天津美术学院;2017年
2 徐国奎;明清经典小说女性形象荒诞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3 李岚;“水”“云”符号在当代艺术作品中的新阐释[D];南昌大学;2013年
4 卞丹丹;国内美术馆藏品价值研究[D];鲁迅美术学院;2016年
5 秦榛;当代艺术作品中视、听元素构建关系初探[D];上海音乐学院;2017年
6 谷莉;数码影像在当代艺术作品中的应用研究[D];东华大学;2007年
7 万丽;中国当代艺术作品中的“身体”符号研究[D];湖北美术学院;2010年
8 杨娜;对中国当代艺术作品走向市场的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9 庄彬;论材料的物质性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D];中央美术学院;2013年
10 赵振东;自画像的创作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7652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1765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