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两宋时期山水画构图特点
发布时间:2021-06-29 13:02
在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史上,两宋山水画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两宋山水画最大的特点是全面继承和发展前代的经验方法。此时期的山水画的审美意识独特,笔墨不断丰富,意境不断地开拓,受当时社会的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构图形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山水画的绘画风格以及构图样式在北宋和南宋时期大有不同。北宋时期的山水画主要是以突出主体景观的全景式布局为主,而南宋时期的山水画的构图形式则偏于一隅的边角式构图样式。山水画两种不同构图样式其实质是两种不同的空间认知方法的不同。此时期山水画的发展被注入了新的血液。 不同时期的山水画的构图审美形式不同所传达的绘画美学思想也不同,本论文主要从南北两宋时期的山水画不同的构图审美形式入手,从而进一步分析这一时期的山水画的空间布局特点以及这个时期的美学思想、社会思想、文化思想的等对其的影响。以分别代表南北宋时期山水画构图特点的典型著作分析入手,进而分析南北宋时期山水画构图的空间处理运用中所采用的两种不同的认知方式,以及“三元法”在观察法在两宋时期空间构架中的表现与运用。从而详细分析了北宋的全景式景物布置样式,体现了“以大观小”的认知方式,其独特之处不仅表现在空间意识表现出的大而全还表现在平面层次中独立完成的,同时营造出一种壮阔的山林意境。而南宋体现的“以小观大”,是以简洁的构图布局方式、有限的景物刻画表现无限的意境追求;通过对景物的灵活取舍、增强作品的视觉表现力;加强对大片空白与物象的对比,追求画面的耐人寻味的抒情意味最后分析了两宋时期山水画的发掘图式风格对现代山水画的借鉴之处以及精神价值的传承。 本论文是从南北宋时期具有典型构图特点的山水画著作分析,,通过对此画幅构图进行深入分析加之与阐释古代理论战术想结合的方法,详细的概述了南北两宋时期山水画的构图的内涵特点以及其受影响的多方面的因素,以及从中得到的启示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205
本文编号:1779696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205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两宋时期山水画构图样式的演变
(一) 北宋时期山水画构图形式的显现
(二) 南宋时期山水画构图形式的演变
二 两宋时期山水画构图样式差异
(一) 北宋时期山水画的构图样式特点
1 立轴样式特点
2 横卷的样式特点
3 小幅的样式特点
(二) 南方时期山水画构图样式特点
1 边角布景式立轴构图样式
2 横卷样式特点
3 小幅样式特点
(三) 两宋时期山水画构图样式变化的原因
1 地域原因
2 历史原因
3 宋代理学文化对于山水画构图的影响
(1)宋代理学的兴起以及特点
(2) 宋代理学的认知方式对宋代构图的影响
(3) 宋代理学的创新追求对于构图形式的影响
三 两宋时期山水画空间布局特点
(一) 两宋时期山水画的空间认知方法
1 观物和观我
2 “以大观小”和“以小观大”
(1)北宋山水画“以大观小”的空间认知方式
(2)南宋时期山水画“以小观大”的空间认知方式
(二) 两宋时期山水画的空间构架表现
1 “三远”观察法的特点
2“三远论”在两宋山水画构图中的运用
(三) “计白当黑”表现形式在两宋山水画中的体现
(四) 两宋山水画构图的空间审美特征
1 北宋山水画的空间审美特征
2 南宋时期山水画空间审美特征
四 两宋山水画对后世的启示
(一) 学习宋人“澄怀味象”的审美精神
(二) 学习宋人平远尚淡的“淡远"的意境
(三) 对以后山水画构图的启示
总结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林峤;;论中国山水画写生的若干问题[J];四川戏剧;2014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武金燕;中国当代山水画的写生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3年
2 任洁;浅谈当代工笔人物画的意象表达[D];中央美术学院;2014年
3 刘希敏;滇中常见四时花[D];云南艺术学院;2014年
4 蒋兴;探析光影元素在中国水墨人物画中的运用[D];西安美术学院;2014年
5 贺永林;国画元素在水彩画中的运用[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7796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1779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