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浅谈传统、文化与绘画—感悟

发布时间:2018-04-29 03:09

  本文选题:浅谈 + 文化 ; 参考:《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摘要】: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同时,西方文化有着她的历史文化和生命力。西方绘画及文化传入我国,至今对我们的文化及艺术有着广泛的影响。作为一名学习油画的学生,从中感知研究到绘画技巧上的学习,我受益匪浅。最初的接触、学习到今天成为一名有一定的绘画经验的画者,我主要是在研究学习西方画家的作品和画家的创作历程。但是,在长期的学习中我感悟到,作为一名土生土长,吃着米饭馒头,背着三字经长大的中国人,我更认为我们应该画出有着中国文化的作品。所以,我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绘画的思维探讨。 由于社会环境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在社会不断进步的过程中,文化也在每个领域有着不同的内涵,艺术创作在拉近文化与日常生活距离的过程中,提示人们不要盲目冲动的接受或追随,应批判性的接受,,也就是独创精神的培养,绘画创作也应该有人类文化的共通性。 经济发展带来多种文化的融合,也给日常生活带来各方面的影响,如何使画者界定环境文化的低俗和高雅、滞后性和前瞻性、西方文化的优势以及目前中国油画的影响是一项重要课题。同时,经济强国的文化常表现出一种强势性,形成强势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冲击。通过对外来文化的批判和继承对本民族文化也起到一个很好的继承和发展,对每一位黄皮肤的画者,有着更深层次的意义。 此次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和国内外文化、绘画以及美术理论作为研究工具,从文化、美学、绘画、历史、艺术各个方面作深入的阐述。通过对中国文化、艺术理论的研究和与老师探讨得出的结论,获得丰富、翔实、具体的资料,并较好的反映出事物的发生、发展的变化过程。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方面,我们应该根据自身的条件、文化背景、生活环境,创造出属于我们自己的好的作品。
[Abstract]:As we all know, China is an ancient civilization with a long history. At the same time, western culture has its historical culture and vitality. Western painting and culture were introduced into our country, which has a wide influence on our culture and art. As a student of oil painting, I have benefited a lot from perceptual research to painting skills. The first contact, to learn to become a certain painting experience today, I am mainly studying the works of Western painters and painters' creative process. However, in the long study, I realized that as a native, eating rice steamed bread, carrying three characters after growing up, I think we should draw works with Chinese culture. Therefore, my main research direction is: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painting thinking. Due to the diversity and complexity of the social environment, in the process of social progress, culture also has different connotations in each field. Art creation is in the process of narrowing the distance between culture and daily life. It suggests that people should not accept or follow blindly impulsively, but should accept critically, that is, the cultivation of originality, and the creation of painting should have the commonality of human culture.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brought about the fusion of various cultures, as well as the influence on all aspects of daily life. How to make the painter define the vulgarity and elegance, lag and foresight of the environmental culture, The advantage of western culture and the influence of Chinese oil painting is an important subject. At the same time, the culture of economic power often shows a kind of strong, forming strong culture to the impact of local culture. By criticizing and inheriting the foreign culture, it also plays a very good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to the national culture, and has a deeper meaning to each yellow skin painter. This research takes the researcher and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culture, the painting and the fine arts theory as the research tool, from the culture, the esthetics, the painting, the history, the art each aspect makes the thorough elaboration. Through the study of Chinese culture and art theory and the conclusion of the discussion with the teacher, we can get rich, detailed and concrete information, and better reflect the process of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ings. In carrying forward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we should create our own good works according to our own conditions, cultural background and living environment.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2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然;;论漆画艺术与时代同步的必然性[J];美术之友;2009年02期

2 傅爱国;张晓刚;王迟;;浓缩中华图形文化的“徽派”图形艺术探研[J];巢湖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3 姜夏旺;;明清小说插图艺术特征浅析[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6年04期

4 王振复;论海派建筑文化[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3期

5 成朝晖;法国广告设计的文化特征点滴——欧洲广告设计风格随感之三[J];包装世界;2001年03期

6 戴嘉树;论“革命文学”观的深层诱因[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7 宋斌;西部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特征浅论[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8 朱双一;台湾小说反映的福佬社会文化特征[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9 郑玉玲;;试论漳州民间舞蹈的文化特征[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10 王继志;;沈从文与他笔下的湘西世界——从文化比较的角度看沈从文文学作品的独特性[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顺文;;保军企业的文化特征与实践导向[A];军工文化论文集[C];2006年

2 武浩杰;;论工业建筑设计的时代特征[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7卷)[C];2007年

3 孙建刚;冯小红;;“冀州帮”及其商业文化特征述论[A];燕赵历史文化研究之三·冀州历史文化论丛[C];2009年

4 吕金娥;;讳饰在古医籍中的应用[A];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第十七届医古文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陆贵庭;苏萍;;关于句町国名及其他[A];句町国与西林特色文化[C];2008年

6 汝军红;王伟;;墙:一个传统建筑文本的当代传承、转化与表述[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施怀德;;本土性文化特征在地方历史文化陈列展览中的体现和运用[A];浙江省博物馆学会2002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2年

8 俞丽伟;;《说文解字》所见中国古代城市的文化特征[A];迈向新世纪[C];1999年

9 祁秦;徐长安;;和谐社会的文化特征[A];“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高志英;;可持续消费的文化特征及文化建设[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文增;定窑文化特征及工艺形成[N];大众科技报;2008年

2 徐源;制度第一[N];中国企业报;2003年

3 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颖;海洋文化特征及中国海洋文化[N];中国海洋报;2008年

4 记者 陈四四;向家坝地面文物将异地安家[N];四川日报;2010年

5 李小甘;领略深圳的“城格魅力”[N];深圳商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高昌 刘茜;在对话中包容 在合作中创造[N];中国文化报;2010年

7 田园;首届中美少儿绘画联展举行[N];各界导报;2007年

8 记者 张文强;全区残疾人书法绘画工艺品展开展[N];内蒙古日报(汉);2010年

9 本报记者 蒋林;农民创办的“五通绘画产业”[N];广西日报;2004年

10 南榕;“喜来健杯”全国少儿绘画大赛在京启动[N];西部时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昱成;中国苗族文化的民族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2 宋立民;春秋战国时期室内空间形态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3 毛继红;寻找有意味的形式[D];河南大学;2002年

4 王一旺;西方浪漫主义风景绘画[D];中国美术学院;2012年

5 谭淑娟;唐代判文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王先艳;论民间合奏乐种的传承方式[D];中央音乐学院;2012年

7 诸薇娜;音乐认知研究及其计算分析[D];厦门大学;2008年

8 沈亮;上海大世界(1917—1931)[D];上海戏剧学院;2005年

9 黄忠敬;知识·权力·控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10 徐沛君;德国表现主义绘画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战军;浅谈传统、文化与绘画—感悟[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2 范丽君;内蒙古方言亲属称谓词文化特征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4年

3 斯琴夫;巴林土语典故与地域文化[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4 陈旭剑;中美企业使命陈述质量比较及其文化差异的实证分析[D];汕头大学;2007年

5 李卫贞;隐喻应用于产品设计中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6 刘丹龙;十二生肖的文化特征与设计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7 吴倩;试论二里头文化的来源[D];郑州大学;2007年

8 王亚娜;大众文化语境下国内生活服务类节目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9 王如意;冼星海独唱歌曲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10 雷湘;广东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及文化特征[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本文编号:18181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18181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b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