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浅谈当代艺术创作中个体的精神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09 07:20

  本文选题:艺术创作 + 精神性 ; 参考:《大连工业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摘要】:艺术创作是自人类诞生那一刻起人类所独占的一个无比奇特的社会活动。每位艺术家所进行的艺术创作是其生命、生活经验以及文化素养加以综合的结果。人类之所以区别于动物,是人具有无与伦比的大脑,人类可以进行思考、发明创造以及情感交流,精神世界对人类来说与物质生活一样至关重要。一个艺术家从出生起精神世界所经历的成长也直接决定着他的艺术生命会是如何在这个社会所展现,这一点在当代艺术中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可以说,精神意志是人内心的体现,也是作品诠释的宗旨。 作为以当代艺术创作主题为研究方向的艺术家来说,内心世界的精神正好能萌发创作的激情与欲望。通过笔中的颜色以及画面的形式感把我要表达的情感用符合我情志的色调表现出来是绘画所给予我灵魂上的一种慰藉。艺术作品也是绘画形式多年自我构建的体现。自我艺术形态里的思维意识,话语形态,话语权力在推动着头脑里意识的前进方向,这便构成了我作品中孤独冷漠病态的人物的原型。 当代艺术对语境的研究十分的热衷,自我以及作品在视觉空间语境下的影射显得尤为重要。更能使得精神与作品达到高度的统一,每一件作品都是人精神的记录与延伸。
[Abstract]:Art creation is a unique social activity which has been monopolized by human beings since the birth of human beings. Each artist's artistic creation is the result of a combination of life, life experience and cultural attainment. The reason why humans are different from animals is that they have an unparalleled brain. They can think, invent, and communicate emotionally. The spiritual world is just as important to human beings as material life. The growth of an artist from his birth to the spiritual world directly determines how his artistic life will be displayed in this society, which is reflected incisively and vividly in contemporary art. It can be said that spiritual will is the embodiment of human heart and the purpose of works interpretation. As an artist with the theme of contemporary art creation as the research direction, the spirit of the inner world can germinate the passion and desire of creation. It is a consolation of my soul to express the emotion I am expressing in the color of the pen and the sense of form of the picture in a tone that is in keeping with my feelings. Art works are also the embodiment of painting form self-construction for many years. The thinking consciousness, discourse form and discourse power in the form of self-art promote the direction of consciousness in the mind, which constitutes the archetype of the lonely, indifferent and morbid characters in my works. Contemporary art is very keen on the study of context, and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insinuate self and works in the context of visual space. More can make the spirit and works to achieve a high degree of unity, each work is the record and extension of the human spirit.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20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晓燕;;城市社区规划设计方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2期

2 王生坤;薛婷婷;;“过渡型社区”的概念、生成因素与存在的困境[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3 洪拓青;;风景油画中色彩的情感表达[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4 李珊;;漫谈大众文化中的粉丝产业[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5 海阔;罗钥\~;;电影叙事空间文化研究范式[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6 刘敬;余权;;人文上海:彭小莲电影中的城市空间及其文化内涵[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7 田义贵;试论红色经典的传播效果[J];北方论丛;2005年03期

8 李长中;;空间转向与文学研究范式转型[J];北方论丛;2010年06期

9 杜丽;吴玉娜;;高校文化景观及其传承[J];北方园艺;2012年11期

10 蒋贤萍;;漫游中的凝视——再读《黛茜·密勒》[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冰莹;;作为仿像的卡通与作为卡通的艺术[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2011年)[C];2012年

2 周宇;;城市转型下创意产业空间的生产——以上海市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周晓;洪亮平;;“再城镇化背景”下城市更新创新方法初探——基于广东省“三旧改造”规划的辩证思考[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刘代云;李健;吕娟;;市场经济下城市设计空间塑造的内在理性探讨[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刘凡;;越界与异质空间[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6 高字民;;后图像时代虚拟体验的审美价值考察[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价值哲学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高字民;;后图像时代虚拟体验的审美价值考察[A];价值哲学发展论[C];2008年

8 高字民;;从影像到拟像——由影像本体论的悖论和演变看影视叙事的现代性建构[A];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五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8年

9 陈宇光;;城市空间架构的文化价值意义[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赵学彬;;空间风险:社会多元化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空间[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李长中;文学文本基本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黄庐进;转型时期中国中产阶层消费行为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4 廖述务;身体:美学的与实践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董素青;消费电视[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梅;另一种现代性诉求[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吴庆华;城市空间类隔离[D];吉林大学;2011年

8 孙晶;跨越文字与影像的疆界[D];吉林大学;2011年

9 毛广雄;区域产业转移与承接地产业集群的耦合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马仁锋;创意产业区演化与大都市空间重构机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帆;中央电视台《第一时间》特色探析[D];河北大学;2009年

2 于洋;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当代中国城市成长管理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孙鹏;关于设计中如何进行主动视觉思维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俞瑾;从王瑶和《后911》探析中国女性摄影师的影像精神[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5 王菲;摄影:技术、艺术与文化[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6 何承超;论视觉文化语境下的景观电影[D];湘潭大学;2010年

7 殷劭;好莱坞电影中的精神病人形象[D];湘潭大学;2010年

8 邹创;在真实和想象的空间中建构自我身份[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云云;宇宙·晶体·诗意[D];江南大学;2010年

10 王莹;地方高校硕士研究生生活空间变移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8650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18650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0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