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青绿山水笔墨发微

发布时间:2018-05-09 08:28

  本文选题:青绿山水 + 笔墨 ; 参考:《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年硕士论文


【摘要】:青绿山水比之于文人水墨,画法繁复和规整,注重作画程序和效果的实境再现,这对于很多没有受过严格绘画基本功如造型、色彩训练的文人,显然有些力不从心。然而文人毕竟拥有足够的话语权,便于通过唯我独尊的观念倡导和兴之所至的艺术行为,使得水墨(有时是墨戏)逐渐成为中心,而让青绿逐渐走向边缘。由此,青绿山水被视为不重视笔墨心性表达之类,堕入工匠画的行列;由此,部分青绿山水画家可以“困难”和“无奈”为借口,或观望泄气丧失斗志,或徘徊彷徨怨天尤人,忽视学识修养,疏于笔墨锤炼,导致作品艺术水准低落;也由此,伪文人可不经学识修养的长期累积和笔墨技法的艰苦锤炼,只需通过招摇撞骗或故作深沉,就能逸笔草草,蒙混过关,成为“文人画家”。事实并非如此,也绝不该如此!青绿山水在各个历史时期包括现在,其浩瀚遗存堪称灿烂篇章,其最具中国性的笔墨精神,不会也不该黯然失色。而况,青绿山水画的笔墨和与之对应及相互作用、相互生发的“结构”、“心性”与“时代感”,本身就具有博大而丰实的笔墨精神内涵和艺术价值,也是厘清和照鉴青绿山水是否具有或具有多少笔墨内涵的一面镜子
[Abstract]:Green landscape compared to literati ink, painting complex and regular, pay attention to painting procedures and effects of the reality of reproduction, this for many of the basic skills of painting without strict basic skills such as modeling, color training, obviously some can not do. However, literati have enough right to speak, which is convenient to make ink and wash (sometimes ink opera) become the center and green gradually to the edge. As a result, the green landscape is regarded as not paying much attention to the expression of the mind of the pen and ink, falling into the ranks of the craftsman. As a result, some green landscape painters can use "difficulties" and "helplessness" as an excuse, or they can wait and see, lose their morale, or wander around and complain. Neglecting academic cultivation and neglecting pen and ink exercise leads to a low standard of art in works; thus, the pseudo-literati may, without the long-term accumulation of knowledge and the painstaking exercise of pen and ink techniques, be able to escape the brush and brush grass by simply passing through deception or hypocrisy. Muddle through and become a literati painter. This is not the case, and it should never be so! Green landscape in all historical periods, including now, its vast remains can be called brilliant chapter, its most Chinese ink spirit, will not and should not be eclipsed. However, the green-green landscape painting and its correspondence and interaction, mutual "structure", "heart" and "sense of the times", itself has a broad and rich spirit of ink connotation and artistic value, It is also a mirror to clarify and reflect on whether or not the green landscape has or has how much pen and ink connotation.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2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平;;郑百重山水画展在济南展出[J];美术;2006年01期

2 万圣兴;;青绿山水“杨家样”——杨石朗其人其画[J];大江周刊;2002年10期

3 林容生;;闲话青绿——林容生青绿山水解读[J];中外文化交流;2011年04期

4 李海陆;;大青绿山水——不可忽视的艺术格式[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1989年02期

5 黄文渊;;浅析青绿山水画的装饰性表现[J];美术大观;2009年11期

6 车前子;;单色的南京青绿山水[J];诗刊;2005年07期

7 杨彤;;青绿山水画创作随想[J];福建艺术;2007年04期

8 岳冬;;青绿山水画的重新解读[J];国画家;2007年06期

9 臧成贤;;工笔双勾青绿山水创作漫谈[J];美术大观;2009年09期

10 晋博;;刘璋《青绿山水》轴简介[J];文博;199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左庄伟;;中华民族绘画之神魂——文人画[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谢兴伟;;韩拙《山水纯全集》绘画美学思想中的“理”论[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沈祯;;中国绘画中的伦理关系与未来[A];海峡两岸道德发展论[C];2008年

4 李锐文;;论书画同源的审美意义[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5 和靖;;从汉藏佛教美术交流史看中华民族文化的同一性与多样性[A];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2010年刊)[C];2010年

6 徐湘霖;;“纯素”之美与文人的“禅"意识[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7 周苏宁;;《顿开尘外想 拟入画中行》——对苏州文人写意山水园的几点认识[A];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8 胡君;;多元时代的多元标准——中国画评论标准之我见[A];黑龙江省绥化市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陈政;刘杨;黄润祥;;像烧制名贵陶瓷那样打造精品图书——大型画集《珠山八友》编辑出版回顾[A];优秀出版物价值论:中国编辑学会第十三届年会优秀文集[C];2008年

10 聂西省;;从“大树进城”看生态环境建设[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1)[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谢宗君;中国青绿山水的当代意义[N];美术报;2007年

2 张晓林;当代新青绿山水代表人物刘艳会[N];美术报;2011年

3 邵养德;寓于灵魂深入的激情[N];美术报;2007年

4 水天;青绿山水期待更多惊喜[N];中国商报;2007年

5 陈传席 董玉龙;杨启舆金碧重彩山水画展[N];文艺报;2004年

6 拾荒;千里江山 别开生面[N];中国商报;2007年

7 崔庆忠;雄秀朴茂雅颂新风[N];美术报;2011年

8 玺璋;杨启舆和他的大青绿[N];北京日报;2003年

9 张晓林;经典与诗意[N];美术报;2008年

10 能相;青绿亦从容[N];美术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惠东;中国早期青绿山水形态与成因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5年

2 罗颖;意象与色彩[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3 曹院生;中国画学科规范论[D];上海大学;2010年

4 宋晓霞;工笔画的传统与现代发展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

5 曹建华;山水画画法嬗变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6 李彦锋;中国绘画史中的语图关系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7 王浩滢;中国写意画的美学特质[D];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

8 蒋开发;日本岩彩风景画发展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9 孙旭光;应时而变·利行合一[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10 顿子斌;文人画的书法化倾向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平;青绿山水笔墨发微[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年

2 兰超;皇皇者华[D];中央美术学院;2005年

3 郑薇;寻找张掖彩色丘陵与中国青绿山水画之表现[D];西安美术学院;2010年

4 陈晓红;钱选青绿山水画的艺术特征及其成因探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5 马小虎;青绿山水画的审美特征探析[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玲;当代青绿山水画创作的转型与发展[D];淮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宋力;青山夕照[D];南京艺术学院;2002年

8 金茹;杨启舆青绿山水绘画艺术之探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9 郭盼盼;赵伯驹和赵伯殨青绿山水画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10 刘高磊;传统青绿山水的衰落和转化[D];四川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8652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18652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b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