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顾恺之绘画理论中的美学主张与谢赫“六法”论之关系

发布时间:2018-05-11 12:52

  本文选题:顾恺之 + 谢赫 ; 参考:《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6期


【摘要】:中国早期绘画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大体经历了传神论的提出、山水画论的初步确立和"六法"论的形成三个阶段。顾恺之是传神论的创立者,从一定意义上,也可被视为中国美术理论的引领者。传神论对中国绘画发展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为谢赫"六法"体系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照。"六法"是谢赫提出的品评绘画的基本标准,是中国传统绘画品评的重要准则。顾恺之绘画理论的论点几乎囊括了"六法"论的全部内容,如若没有顾恺之的绘画理论为基础,就很难有谢赫的"六法"论。"六法"论基本是在顾恺之绘画理论的基础上构建的,论证这一观点,为的是廓清中国绘画理论发展过程中传承关系的问题。
[Abstract]:The forming process of the early Chinese painting theory system has experienced three stages: the theory of evangelism, the preliminary establishment of the theory of landscape painting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theory of "six methods". Gu Kaizhi is the founder of evangelism and can also be regarded as the leader of Chinese art theory in a certain sense. The theory of evangelism has a wide and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ainting and provides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formation of Sheikh's "six methods" system. " The six-method is the basic standard of Chinese traditional painting and the important criter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painting. The argument of Gu Kaizhi's painting theory almost contains the whole content of the "six methods" theory. Without Gu Kaizhi's painting theory, it would be difficult to have Sheikh's "six methods" theory. " The theory of "six methods" is based on Gu Kaizhi's painting theory. The purpose of this argument is to clarif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heritance and inheritan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ainting theory.
【作者单位】: 太原师范学院美术系;北京印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分类号】:J2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连冕;“气韵腔”“雅壮调”——中国画“六法”俗变[J];艺术·生活;2005年02期

2 邓益民;;“六法”以“气韵”为中心[J];美术观察;2005年12期

3 曾分良;;“六法”新解[J];艺术.生活;2007年06期

4 余永红;;也谈绘画“六法”的句读问题[J];甘肃高师学报;2007年01期

5 顿子斌;;“六法”与书法关系的再认识[J];美术研究;2008年01期

6 左希文;;“六法”之我见[J];数位时尚(新视觉艺术);2010年04期

7 钟鸣;;浅析“六法”在中国传统人物画中的运用[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8 刘纲纪;关于“六法”的初步分析[J];美术研究;1957年04期

9 凡雨;;小资料[J];外国问题研究;1983年03期

10 尼印;“诘难”的诘难[J];美术;198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杨光;;《六法全书》的废除[A];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个人课题成果集2012年(下)[C];2013年

2 张希坡;;再谈关于1949年废除国民党《六法全书》的几个理论问题[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七辑)[C];2008年

3 张希坡;;应正确理解中共中央关于废除国民党《六法全书》指示的精神实质——学习董必武关于中央发布的这一指示的有关论述[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五辑)[C];2006年

4 孙国华;冯玉军;;关于中共中央废除国民党《六法全书》的若干思考[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六辑)[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胡永恒;关于废除《六法全书》的反思及其他[N];团结报;2010年

2 周涛 蔡斌 记者 洋夏;安塞县公安局“六法”促新警快成长[N];西部法制报;2009年

3 林海钟;“六法”散谈之——传移摹写[N];美术报;2010年

4 吴理人;巧以六法绘西湖[N];美术报;2013年

5 苏州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近代文哲研究所所长 马亚中;盛世气象六法传奇[N];美术报;2013年

6 李夜冰;我的“中国画新六法”形成的实践与思考[N];美术报;2013年

7 本报通讯员 李云隆;吴堡公安:用“六法”强队伍[N];榆林日报;2013年

8 记者 石勇;“六法并举”打击盗窃摩托案[N];黄石日报;2009年

9 庞士明;灌南工商 “六法体系”开展食品执法[N];中国食品质量报;2010年

10 南开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 侯欣一;从废除国民党六法全书说起[N];深圳特区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王志伟;三步六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康复治疗的临床观察60例[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5年

2 郝然劼;谢赫六法在室内光环境设计中应用的研究[D];大连工业大学;2015年

3 李永居;废除“六法全书”的前后与是非[D];苏州大学;2010年

4 刘少勇;“六法”与设计艺术审美之关联性探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4年

5 侯伟清;三步六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4年

6 高e,

本文编号:18740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18740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f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