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任伯年人物画意境的营造
本文选题:任伯年人物画 + 传统美学 ; 参考:《云南艺术学院》2014年硕士论文
【摘要】:从传统美学的角度看任伯年人物画具有浓厚的美感,传达出深远的意境。任伯年重视继承传统美学思维方式,并且吸收了西画营养,达到前所未有的“形神兼备”,形成自己丰姿多采、新颖生动的独特画风。这篇文章解读任伯年人物画意境的营造,借鉴了传统美学中山水画意境营造的方式,包括审美情怀、审美心胸、审美观照方式。任伯年一方面深入生活,他重视对人物的观察,能做到面面观、上下观、远近观、表里观,无所不观,借助深入观察生活的过程了解人物的形体特征、细节、动态、表情,非常透彻地了解人物的思想、习惯、爱好、举止,感受人物的内在精神气质和外在风度仪韵,对人物外在形象和内心灵魂有深切把握,使作品呈现出人物的内在意蕴美和外在形式美,生发出人物的“神气”,表现出深远的意境。因为他酷爱生活的态度而拥有浓厚的审美情怀,,拥有虚静的审美心胸,对人物对象有细致入微的观察,所以才那样熟悉人物的方方面面,才能体悟到人物的内在的生命气质和外在的风度仪韵,进而表现出人物的“形似”与“神似”。一方面尊重传统,借鉴传统中意境营造的规律。因此,任伯年在人物画意境营造上呈现出“重神”、“情深”、“虚静”、“简练”四个明显特征。研究和分析他的一些人物画作品和他的艺术实践活动,并在此基础上总结营造意境的特征,对当下营造人物画意境,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启示。
[Abstract]: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raditional aesthetics, Ren Bonian figure painting has a strong aesthetic sense and conveys profound artistic conception. Ren Bonian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inheriting the traditional aesthetic thinking mode, and absorbed the nutrition of western painting, and reached the unprecedented "both shape and spirit", forming his own rich and colorful, novel and vivid unique painting style. This article interprets the creation of the artistic conception of Ren Bonian figure painting, and draws lessons from the way of creating the artistic conception of landscape painting in traditional aesthetics, including aesthetic feelings, aesthetic mind and aesthetic photography. On the one hand, Ren Bonian goes deep into life, he attaches importance to the observation of the characters, he can do face, up and down, far and near, inside, everything, and understand the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details, dynamics, expressions of the characters through the process of in-depth observation of life. Have a very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f people's thoughts, habits, hobbies, manners, and feelings of their inner spiritual temperament and external grace, and have a deep grasp of their external images and inner souls, It makes the works show the beauty of the characters' inner meaning and external form, give birth to the characters'"spirit", and show profound artistic conception. Because of his love for life, he has strong aesthetic feelings, has a fictitious aesthetic mind, and has a detailed observation of the characters, so he is so familiar with all aspects of the characters. Only then can we realize the inner life temperament and the external charm of the characters, and then show the "likeness" and "divine resemblance" of the characters. On the one hand, respect tradition, draw lessons from the law of artistic conception in tradition. Therefore, Ren Bonian presents four obvious features in the creation of artistic conception of figure painting, which are "emphasizing spirit", "deep feeling", "empty static" and "concise". It is of great value and enlightenment to study and analyze some of his works of figure painting and his artistic practice, and on this basis to summari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reating artistic conception, which is of great value and enlightenment to the present creation of artistic conception of figure painting.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艺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21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成;论文人画审美之流变[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周文斌;浅谈董其昌的审美理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3 钟文华;;论审丑意识在钟馗形象中的体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4 郑岁黎;胡晓红;;浅析象罔是意象而非意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5 沃利青;;“移情”论与“意境”说比较[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6 叶旦捷;;《聊斋志异》的造境艺术[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7 陈虹;;试论《周易》的美学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8 杨柳;;先秦道家思想中的“大”美[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9 毕涛;;论中国古代叙事诗之“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10 房正;;写意与表现——浅谈中西艺术的精神内涵[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兴伟;;韩拙《山水纯全集》绘画美学思想中的“理”论[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朱存明;;新时期以来中国美学史书写的形态与反思[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郭滨妍;;浅析赵孟俯的“复古”思想[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4 张玉勤;;《画语录》:绘画意境论之集大成者[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王南;;明十三陵规划设计的象征含义与意境追求[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十辑(首届中国建筑史学全国青年学者优秀学术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9年
6 金松姬;;张衡赋与庄子的自适思想[A];先秦两汉文学论集[C];2004年
7 李应龙;;文化美学视野与中西方古典美学批判[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50年来文艺发展道路与21世纪文艺发展走向学术年会论文集汇编[C];2000年
8 吕宏波;;梁启超的“趣味”范畴与中国美学现代性[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9 王伯敏;;历史的彩晕——敦煌石窟美术载入中国美术史册的回顾[A];常书鸿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文集[C];2004年
10 彭锋;;“道”的美学阐释[A];东方丛刊(1998年第4辑 总第二十六辑)[C];199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施佳胜;经典 阐释 翻译——《文心雕龙》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及云辉;全景画美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卢玉卿;文学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张欣;先秦饮食审美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王赫赫;中国古代人物画“十八描”概念的历史演进与画史意义[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9 刘红红;庄子思想与魏晋时期中国文艺的自觉[D];暨南大学;2010年
10 孙敏明;庄子“游”的人生哲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耕耘;静观万象——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审美境界[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啸;论写意花鸟画中的“取长补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颖;谈水彩画的装饰性语言[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国;试论倪瓒“聊以自娱”的绘画美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方祥勇;中国古代象喻批评方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刘洋;民国前期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8 韩雨苇;东坡词英译赏析—审美移情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李进;时空交错下的别样言说[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瑜;论范小青小说创作的流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9059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1905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