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浅谈写实油画的形式美

发布时间:2018-05-21 19:55

  本文选题:写实绘画 + 造型因素 ; 参考:《中央美术学院》2014年硕士论文


【摘要】:绘画的真实再现特征离不开诸多造型要素,它们共同构成了西方绘画写实的造型体系。一件经久不衰的绘画作品必然是主观的产物,是符合审美规律性的体现,这其中包含了透视、解剖、比例、光学、色彩学等。这些因素深藏于现象背后并决定或支配着现象,,而这些因素是画面形式风格上千变万化的表象中相对固有的内容。油画语言拥有自身的材料魅力,它的发展是环绕着造型规律根据时代需求不断前进的。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其组成它的一些大师作品里,个人风格语言表达上的抽象美无疑为它增添了光彩。透过这些合乎规律的现象才能了解写实绘画造型因素的本质。写实造型因素对中国写实绘画的具有现实意义。中国的当代艺术发展形式与国际(主要是西方)的发展潮流是不同步的,当今中国的政治体制和主流意识形态决定了中国的绘画(主要指油画)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以现实主义、革命现实主义为主要形态,因此研究西方以写实为主要特征的造型体系对中国是有现实意义的。
[Abstract]:The real reproduction features of painting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many modeling elements, which together constitute the realistic modeling system of western painting. An enduring painting must be a subjective product, a reflection of aesthetic regularity, which includes perspective, anatomy, proportion, optics, color, and so on. These factors lie deep behind the phenomenon and decide or dominate the phenomenon, and these factors are the relatively inherent contents in the ever-changing appearance of the picture style. Oil painting language has its own material charm, its development is around the law of modeling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the times. In the process of its development, the abstract beauty of personal style and language undoubtedly added luster to it. Through these regular phenomena, we can understand the essence of realistic painting modeling factors. Realistic modeling factors have realistic significance to Chinese realistic pain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art in China is out of step with the international (mainly Western) trend of development. The political system and mainstream ideology in China today determine that Chinese painting (mainly oil painting) will continue to take realism and revolutionary realism as the main forms for a long time to come. Therefore, it is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China to study the modeling system with realistic features in the West.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2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邹迎双;;对于青年油画家素养的几点思考[J];艺术研究;2010年01期

2 刘军;;素描管见[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7年09期

3 陈志明;;论再现性具象素描的造型因素[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4 王绿竹;;贵州蜡染艺术浅论[J];贵州文史丛刊;2008年04期

5 陈一峰;;人物画的“笔墨”与“造型”[J];艺术评论;2011年08期

6 丁大洋;;浅议卵石造型[J];中国花卉盆景;1989年02期

7 宋红雨;中国民间绘画的造型规律[J];美术观察;2004年07期

8 赵历平;中国古代石雕的造型规律[J];西北美术;2005年01期

9 凌柯;;对当前建筑风景速写教学的见解[J];艺术教育;2006年09期

10 王雨;;论民间美术的造型特征[J];艺术百家;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白良;;中国油画保护与修复的现状及展望[A];继承 发展 保护 管理——北京博物馆学会保管专业十年学术研讨纪念集[C];2010年

2 高星;;转瞬即逝的现代性——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先锋”艺术家后期转型现象评析[A];2010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10年

3 宋玉成;;日本吸收西方油画历程及得失判断[A];“特殊与一般——美术史论中的个案与问题”第五届全国高校美术史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陈国庆;;水分的干湿变化对造型因素的影响及相互作用——水彩画教学难点分析[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5 杨先模;;水族民间剪纸艺术赏析[A];水家学研究(四)论文集[C];2004年

6 姜声慧;;从浩瀚的大海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普陀渔民画的辅导方式与辅导观念[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7 储洁文;;论装饰织物色彩与室内环境设计[A];2001-2003中国流行色优秀论文集[C];2003年

8 韩光煦;;关于建筑色彩的思考[A];2001-2003中国流行色优秀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程瑞鑫;一次中俄油画家的深入交流[N];美术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杨阳腾 通讯员 肖烈南;流光溢彩的大芬油画村[N];经济日报;2010年

3 巧拙;油画拍卖显现“马太效应”[N];中国商报;2011年

4 本刊记者 潘少婷 刘敏珍 实习生 谭彦;从大芬“呼”来一批油画家[N];东莞日报;2010年

5 记者卜松竹;广东油画四百年引领风潮[N];广州日报;2010年

6 通讯员 黄丽萍;晋宁画家作品拍出千万天价[N];昆明日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严长元;彰显湖北油画的本土精神[N];中国文化报;2011年

8 段泽林;当代油画:技术占几多?[N];光明日报;2011年

9 路加;张四民 油画班里的悖论画家[N];中国教育报;2011年

10 记者刘妍 通讯员何芳玲;新疆油画学会创作培训基地在我州揭牌[N];博尔塔拉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金哲弘;倪瓒山水画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2 於梅;广西宁明花山岩画图像的造型[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3 罗军;试探中国传统造物设计的形象思维[D];东南大学;2006年

4 孙倩;从《基督变容》到《捕鸟者》看中世纪绘画[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达清;悠然见南山——浅谈油画风景诗化倾向[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薛彬;油画中黑色的运用[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3 孙博;浅析中国当代油画中的水墨情结[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娟;植物图形在油画人物作品中的表现与象征意义[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茅昌兰;论油画材质技术之美[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徐西凤;当代海南地域特色油画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耀熔;中国当代意象油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赵媛媛;中国意象油画的色彩表现力[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冉国洪;论意象风景油画[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10 厉国军;传承 拓展 融合 创新—浅析意象油画中的表现语言[D];吉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9205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19205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10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