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立绘画方法论的探讨
本文选题:本质直观 + 纯粹 ; 参考:《大连工业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摘要】:具象表现绘画基本方法,首先第一点是“现象学的看”,顾名思义,这个方法和现象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海德格尔说过:“让人从显现的东西本身那里,如它从其本身所显现的那样来看它。”在传统自然主义观中,把看和看见的对象不假思索的认为那就是毫无问题的本就如此的先天性结果。但是,事实上人的看往往会带有各种先入为主的成见,这种带着成见去观看的视觉经验,就自然会影响观看的真实性,也必然会失去部分甚至大部分事物对象本身的原初性。因此,基本方法主张对看进行一番严密检视,研究如何才能达到“面向事物本身”的看,就是所谓的现象学的看。 基本方法给我们带来了三种可以使我们与事物对象作最原始的交流。A..悬置。它是现象学方法的一个基本要素,从绘画角度来说,就是要在观看的过程当中,将除了事物对象自身所能显现的原初的经验,如即有的有关与美学的一些观点、多年来慢慢形成的绘画法则等等,暂时将其悬挂搁置起来,即认可它的存在又不论它的作用。B.纯粹直观。让绘画中作者的观看,严格的将其限定在对象自身所能直接显现的原初的直接经验之中。C.质疑。在绘画过程中我们也要不断的发出质疑,它让观看本身变成为了一种严格的慎思,从这个方面说它同时也是在向事物世界的发问,一种邀请,一种呼唤,呼唤那些能随时到来的原本存在的东西。 对于存在现象的经验,我们无法也不可能像收集实物一样去获得,但是事物本身的这种“不断流变,不断生成”的无休止的真实本性又是固定存在的,所以,我们通过构成境域世界来揭示这种无现成的无终结的纯构成方法,这个境域世界就像完整的自然世界那样丰饶、开放、保持、涌现……它虽然仍是事物对象本身的世界,事物在这个世界中自由的显现和隐蔽。让我们静下心去倾听这寂静之音,这样去追寻,,才能听到存在的真实声音。基本方法所揭示的真实,是构成的真实,并不是像柏拉图模仿论中的二元结构符合论的真实,也不是现代艺术那样骄横跋扈的主观主义的真实。在这个世界中,最根源的真理发生的原初的永无完成的真实。那么,绘画作品将是永远不能完成的作品,或者也可以说是一件作品的完成就是为了去引导着永无完成的视觉经验。
[Abstract]:The first point is "phenomenological view", which, as the name implies, is inextricably related to phenomenology. Heidegger said: "Let man see it from the thing itself, as it does from itself." In the traditional view of naturalism, the object of seeing and seeing is thought to be such a congenital result without question. However, in fact, people often have a variety of preconceived prejudices, this visual experience of viewing with prejudice, will naturally affect the authenticity of viewing, but also will inevitably lose some or even most of the original object itself. Therefore, the basic method advocates a close examination of seeing and how to achieve the view of "facing things itself", which is called phenomenological view. The basic method gives us three kinds of things that allow us to communicate with objects in the most primitive way. A. Mount It is a basic element of phenomenological metho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ainting, it is necessary to, in the process of viewing, include in addition to the original experience that the object itself can manifest, such as some viewpoints about aesthetics. The law of painting, which has been slowly formed over the years and so on, has been suspended for the time being, recognizing its existence and regardless of its role. Purely intuitive. Let the author's view in the painting be strictly limited to the original direct experience that the object itself can directly manifest. Question. In the process of painting, we have to constantly question, it makes the viewing itself become a strict thinking, from this point of view, it is also a question to the world of things, an invitation, a call, Call for things that can come at any time. We cannot, and cannot, acquire the experience of existence, but the endlessly real nature of the thing itself, which is constantly changing and growing, is fixed, so, We reveal this pure way of making up the world without any ready-made end, which is as abundant, open, maintained, and sprung up as the complete world of nature. Although it is still the object of the world, things in this world of free manifestation and concealment. Let us listen to the sound of silence so that we can hear the true voice of existence. The truth revealed by the basic method is the truth of constitution, not the truth of the theory of conformity of dualistic structure in Plato's theory of imitation, nor the domineering subjectivist truth of modern art. In this world, the most rooted truth occurs in the original unfulfilled reality. Then, painting will never be completed, or it can be said that a work is completed to guide the visual experience never completed.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20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爱波;彼皆绝代才 形去留其神——归有光与蒲松龄古文艺术相通论[J];蒲松龄研究;2002年03期
2 周文斌;浅谈董其昌的审美理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3 江瀚;;略论荀子礼乐学说之思想意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4 胡友峰;论审美经验中的“距离”问题[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5 刘力永;马克思与海德格尔批判形而上学的根本差异[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6 张公善;海德格尔美学的历史地位及当代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7 孟彦文;语言从存在论向伦理学的转换[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8 俞香云;;“风清骨峻”新解——《文心雕龙·风骨》再阐释[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9 赵光旭;;诠释学与华滋华斯的“化身”诗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10 赵卫国;;海德格尔视野中现代性的时间根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兴伟;;韩拙《山水纯全集》绘画美学思想中的“理”论[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李倍雷;徐立伟;;大众传媒背景下的审美教育研究[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吕美生;;姚鼐散文艺术论新解——“以诗为文”论桐城派[A];第三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王帅;;比较孔子的“忧”与海德格尔的“忧”及在教育上的现实意义[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朱军;;让纪录道说——当代中国新纪录运动的语言本体论观照[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6 郭滨妍;;浅析赵孟俯的“复古”思想[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7 马媛媛;;中国新水墨元素在纺织花型设计中的应用——关于艺术院校教学法的思考[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下)[C];2010年
8 吴虹;;技术创新的社会政治引领与控制问题研究[A];“青年科学家创新与社会条件支持系统”课题研究论文集[C];2006年
9 秦健;;对克隆技术的异议及传统伦理应有的宽容性[A];“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张文刚;;“梦”与“花”:顾城和海子诗歌创作之比较[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6.1)[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勇;解构批评:形态与价值[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靳宝;批判哲学的现象学批判[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袁日新;经营者集中救济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4 刘自学;论政治哲学范式的演进[D];南开大学;2010年
5 蔡勇庆;生态神学视野下的福克纳小说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吕伟;体用之间[D];南开大学;2010年
8 张欣;先秦饮食审美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何东;论自觉误读[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10 赵阳;清代中期扬州学派文学思想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耕耘;静观万象——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审美境界[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曹艺;论汉字体设计中的“形”与“态”之美[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3 王颖;谈水彩画的装饰性语言[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腾飞;水彩画当怀文抱质——画面与精神共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杨国;试论倪瓒“聊以自娱”的绘画美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汪洵;萧红小说的感伤品格论[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祝孚;传统鱼纹图案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9 李沙沙;论中国工笔花鸟画中线条的运用[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10 杨铭;先秦儒道游观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0340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034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