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代花鸟画研究
本文选题:辽代花鸟画 + 唐宋花鸟画 ; 参考:《南京艺术学院》2014年硕士论文
【摘要】:辽代绘画是中国古代美术史的重要组成,而辽代花鸟画作为辽代绘画的一部分却并未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辽代花鸟画是游牧民族在吸收唐宋文化中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在粗犷豪放的格调中抒发了游牧民族对草原生活的热情。本文旨在通过辽代花鸟画研究契丹“捺钵”文化对其民族人文心理及审美心理的渗透。同时在与唐宋绘画与辽代艺术氛围的关系中探讨辽代花鸟画的成因。虽然由于考古进度、保存难度等等问题造成辽代花鸟画作品数量的有限,,使得研究进程受阻。但用仅有的作品研究辽代花鸟画在辽代绘画中的重要组成,可以更好的认识辽代花鸟画研究和辽代美术史研究的重要性,以及在我国多民族文化历史背景下研究少数民族的美术史重要性。
[Abstract]:Liao Dynasty painting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ancient Chinese art history, but Liao Dynasty flower and bird painting as a part of Liao painting has not been widely concerned by scholars. The painting of flowers and birds in Liao Dynasty was developed by nomadic people in absorbing the culture of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and its characteristic is that it expresses the enthusiasm of nomadic people for grassland life in the style of bold and bold.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study the penetration of Qidan's culture to its national humanistic and aesthetic psychology through flower and bird painting in Liao Dynasty.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y painting and Liao Dynasty artistic atmospher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iao Dynasty flowers and birds painting causes. Although due to archaeological progress, preservation difficulties and other problems caused by the Liao Dynasty flowers and birds painting works limited, making the research process blocked. But using only works to study the important composition of flower and bird painting in Liao Dynasty can better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the study of flower and bird painting in Liao Dynasty and the study of Liao Dynasty art history. And the importance of studying the art history of ethnic minor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our country's multi-national culture and history.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艺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2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志勇;辽代法制史研究述评[J];辽宁高职学报;2001年01期
2 张志勇;辽代惩治官吏犯罪的法律规定考述[J];北方文物;2002年03期
3 佟宝山,贺林;从阜新关山辽墓看辽代后族的历史活动[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4 王善军;论辽代皇族[J];民族研究;2003年05期
5 武玉环;辽代的赋役制度[J];北方文物;2003年01期
6 胡兴东;辽代后妃与辽代政治[J];北方文物;2003年02期
7 陈其斌;凌迟入律在辽代[J];读书;2003年05期
8 武玉环;尹宿nf;;辽代职官的犯罪与惩罚[J];东北史地;2004年08期
9 刘刚;论辽代体育对金元清体育的影响[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10 张国庆;论辽代家庭生活中佛教文化的影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国庆;;论佛教对辽代经济的负面影响[A];论草原文化(第五辑)[C];2008年
2 戴中原;;辽代“巡贴”诸钱与寺院经济的关系[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三辑)[C];2003年
3 张鹏;;互动交流中的辽代皇室审美趣味与艺术成就[A];中国边疆考古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C];2005年
4 张国庆;;辽代社会史研究[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7-2008年度][C];2010年
5 薛勇;;辽代十二生肖钱钱赏析[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四辑)[C];2003年
6 何天明;;对辽代钱币研究的几点看法[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六辑)[C];2006年
7 黄震云;赵明奇;;辽代戏剧初论[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八辑下册)——中国古都学会2001年年会暨赤峰辽王朝故都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8 孟建仁;;从兴安盟出土的几批辽代窖藏钱币谈辽代货币的发展[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三辑)[C];2003年
9 黄俐君;叶水芬;;辽代盘球纹绫绵袍的修复[A];文物保护与修复纪实——第八届全国考古与文物保护(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10 杨敬民;玄鹰;;辽代自然风光花钱[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五辑)[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邵国田;辽代雕花木弓囊[N];中国文物报;2000年
2 本刊记者 孙玉洁;叱咤风云二百年 辽代文明再惊世[N];中国艺术报;2002年
3 黄震云;辽代文学的写作与流传[N];光明日报;2007年
4 杨铁男;辽代娱乐活动的珍贵资料[N];朝阳日报;2008年
5 刘宝林;辽上京博物馆征集到罕见辽代残碑[N];内蒙古日报(汉);2008年
6 记者 李富;辽都故地巴林左旗新发现两处辽代窖藏[N];赤峰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陈凤军;辽代文化:沈阳特色文化的“金矿”[N];沈阳日报;2011年
8 大连 冯永兰;一件辽代的“巡防”牌[N];中国文物报;2013年
9 孙黎;融合与互补:辽代文学论[N];吉林日报;2003年
10 邱宏;辽代沈阳叫“沈州” 辽代“后族”葬法库[N];沈阳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孝俊;辽代人口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2 蒋金玲;辽代汉族士人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王淑兰;历史地理视角下的辽代城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旭东;辽代五京留守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5 王善军;辽代世家大族研究[D];河北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琳;辽代僧人群体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2 张小丽;辽代文学中民族民俗融合特质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3 魏孔;内蒙古辽代城址初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连连;辽代妇女社会生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黄鹏;辽代占卜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6 李蕊;辽代女性建言议政问题探究[D];渤海大学;2013年
7 蒋飞飞;辽代玻璃制品初步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4年
8 黄震;辽代史官制度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9 朱良娟;辽代职官考核与升黜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10 祝建龙;辽代后宫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0423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042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