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我对写实水墨人物画的思考与实践

发布时间:2018-07-07 16:28

  本文选题:写实造型 + 笔墨传统 ; 参考:《中国美术学院》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写实艺术已有悠久的历史,古往今来,如同记录社会生活的镜子,为了解当时的社会提供了有力据证。20世纪初,西方写实艺术进入中国,揭开了中西方艺术融合的历史。今天,虽然我们可以用相机来记录人物活动瞬间,但写实的艺术仍然是不可替代的艺术形式。本论文在引言部分介绍了自己如何开始接触写实绘画,又如何与水墨艺术产生联系,阐述了选择这个论文题目的初衷,即坚持本民族艺术特色的现实主义追求。论文从古今中外写实主义传统谈起,到近现代中西融合艺术大师的实践,证明写实艺术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论文最后谈自己在这方面的实践思考,认为从造型与笔墨两个方面探索,学习西方优秀造型技艺,丰富中国画的写实艺术,从传统笔墨中吸收表现优点,丰富中国画的表达,两方面的融合,导致创新风格的产生。写实艺术因其雅俗共赏的特性,成为我们不可缺少的主流艺术形态之一。
[Abstract]:Realistic art has a long history, since ancient times, as a mirror to record social life, for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society at that time to provide a strong evidence of the beginning of the 20th century, Western realistic art into China, opened the history of the integr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art. Today, although we can use cameras to record moments of movement, realistic art is still an irreplaceable form of art. In the introduction part, this paper introduces how to begin to contact realistic painting and how to contact with ink and wash art, and expounds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choosing the title of this paper, that is, insisting on the realistic pursuit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ational art. From the tradition of realism in ancient and modern times to the practice of integrating Chinese and western art masters in modern times, the paper proves that realistic art has permanent artistic charm. At the end of the paper, I talk about my practical thinking in this respect, and think that from the aspects of modeling and brushwork, we can learn the excellent modeling skills of the West, enrich the realistic art of Chinese painting, absorb the advantages of performance from the traditional brush and ink, and enrich the expression of Chinese painting. The combination of two aspects leads to the creation of innovative style. Realistic art has become one of the indispensable mainstream art forms because of its characteristic of common appreciation.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2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平;;水墨人物画教学浅探[J];艺境(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2 林木;多点精神 多点思路─—当代水墨人物画断想[J];美苑;2001年03期

3 毕建勋;;水墨人物画画种备忘录[J];国画家;2002年01期

4 何兴泉;写生在水墨人物画教学中的作用[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5 方瑞 ,王大鹏;浅析水墨人物画的笔墨意态[J];美术学报;2003年04期

6 崔成雨;水墨人物画系统教学的构想与实践[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4年01期

7 舒湘汉;水墨人物画的变革与意义[J];文艺研究;2004年04期

8 何光伟;浅析水墨人物画的造型[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9 晏阳;水墨人物画二题[J];美苑;2004年06期

10 崔成雨;水墨墨象与水墨人物画演进历程试探[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黄继谦;;文革水墨人物画的创作环境和基本特征[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8年

2 李芹;;当代水墨人物画的现实主义创作[A];探寻美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2001—2006)纪念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也青;初论水墨人物画的当代传统[N];美术报;2005年

2 邹跃进;为水墨人物画开辟新领域[N];文艺报;2006年

3 赵殿玉;水墨人物画随谈[N];美术报;2011年

4 王稳苓;当代水墨人物画的出路[N];中国艺术报;2002年

5 沈友斌;论水法在中国水墨人物画中的应用[N];美术报;2009年

6 程强;形神兼具 飘逸灵动[N];美术报;2011年

7 崔晓东;黄胄对水墨人物画发展的贡献[N];光明日报;2006年

8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 江苏省美术馆研究员 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马鸿增;“复出”的刘振夏:水墨人物画的新高度[N];美术报;2010年

9 记者 云菲;马国强水墨人物画展在京成功举办[N];中国艺术报;2011年

10 赵晨;中央美院中国画学院院长唐勇力教授谈方增先[N];美术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范治斌;水墨人物画的现(当)代性问题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年

2 赵晨;延续、融合、拓展—新时期以来写实水墨人物画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5年

3 陈静;传承与变革—新中国十七年水墨人物画笔墨之变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5年

4 叶盛;中央美术学院五六十年代水墨人物画教学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4年

5 张建伟;选择转换与融创[D];西安美术学院;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焦礼福;惠女风情水墨人物画的创作与表现[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2 石佳佳;解析都市水墨人物画的形成与发展[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项德娟;论都市水墨人物画的当代性演变及其现代经验[D];重庆大学;2006年

4 白苓飞;水墨人物画创作实践初探[D];厦门大学;2007年

5 卢攀攀;当代水墨人物画的现状与前景刍议[D];西安美术学院;2011年

6 冯会;试析都市水墨人物画[D];西安美术学院;2012年

7 刘思源;都市水墨人物画中女性形象的演变[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8 朱小坤;试论“水”在水墨人物画中的拓展[D];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

9 周艳玲;水墨人物画装饰性语言表现研究[D];青岛大学;2012年

10 吕梦;浅析当代水墨人物画艺术表现的多面性[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1055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1055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7c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