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对荷花创作中形式美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8-07-11 15:02

  本文选题:形式美 + 花鸟画 ; 参考:《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在艺术国际化的大背景下,艺术家们彼此也在不断地学习与借鉴中吸取营养。当我们在观看各国的绘画作品时,通常会被画面中所包含的独特形式所吸引。这在一定层面上反应了艺术家对于绘画中形式美问题的集中思考。他们不再满足于艺术创作中对客观事物的再现,而是转向了自我精神世界的表达和主观个性的发挥。传统花鸟画历史悠久,但在这多元化的艺术思潮中,传统花鸟画的思维定式和构图方式所带来的视觉冲击已远远不能抓住现今观赏者的目光了。要创作出新时代的花鸟画,符合当代花鸟画创作的审美要求,使自己的作品思想新、形式美,不但要在取材内容上反映一定的客观现实,富有真情实感,还应该在形式美表现方面多做尝试。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创造都是为了突出表现艺术家的思想和情感。我们应该在绘画形式美的大环境中找到符合自己心理常规和审美感受的形式,敢于尝试和面对失败,才可能产生出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方法以及解释方法从而形成自己的绘画形式。本文从创作中以自我的审美感受为出发点,从而探究和思考当代花鸟画的形式美。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and the exchange of the culture of the East and the west, in the context of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art, the artists are also learning and learning from each other nutrition. When we are watching the paintings of each country, we are usually attracted by the unique forms contained in the picture. The traditional flower and bird painting has a long history, but in this diversified art trend of thought, the visual impact of the traditional flower and bird painting is far from the visual impact of the thinking pattern and the composition way. It is far from catching the eye of the present ornamental. To create a new era of flower and bird painting, to meet the aesthetic requirements of contemporary flower and bird painting, to make his own works thought new and form beauty, not only to reflect a certain objective reality, full of true feelings, but also to try more in the form of form beauty, and any kind of artistic form. The creation of the style is to highlight the artist's thoughts and feelings. We should find the form in the great environment of the beauty of painting. We should try and face the failure to try and face the failure. Starting from the aesthetic feeling of oneself in the creation, it explores and ponder the beauty of the form of contemporary flower and bird painting.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21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光福;赵瑜;;聊斋诗意例[J];蒲松龄研究;2006年01期

2 刘艳玲;;娇娜:栖居在精神家园里的一只美狐[J];蒲松龄研究;2009年02期

3 厚实;郭彤;;宫体诗与花间词文本生成背景比较解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4 沃利青;;“移情”论与“意境”说比较[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5 陈祥明;;注重形式美与提高鉴赏力——中国绘画鉴赏的理论与实践[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6 洪增流,彭发胜;诗歌语言的维度:“Image”与意境的差异[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7 叶旦捷;;《聊斋志异》的造境艺术[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8 俞香云;;“风清骨峻”新解——《文心雕龙·风骨》再阐释[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9 郑笠;;剥离与消解系统中成就的审美境界——从庄子“美学”到“庄子”美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10 吴玉红;;清秀神俊 韵逸洒脱——玄学对魏晋工艺美术风格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文;;英美诗人困境中的自觉审美精神[A];安徽省第五届“兴皖之光”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交叉学科卷)[C];2005年

2 陈建农;;六朝诗学中的人生体验与人格理想[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3 孟庆阳;;唐前奏议文体的发展演变及其特征[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黄鸿仪;;论中国画的“内美”[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李锐文;;论书画同源的审美意义[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6 宋丹;俞书伟;;设计无格,借景有因——浅谈产品中的透明性设计[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7 陈晓春;;沫若《女神》与毛泽东诗词——中国现代诗歌主体精神建构的一种模式[A];郭沫若研究三十年[C];2008年

8 黄培清;;从《红楼梦》诗歌的翻译看译诗三难[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9 黄雅峰;;南阳汉画像石、画像砖人物题材的艺术特点[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姚全兴;;审美思维教育:融科学和艺术于一体[A];《思维科学与21世纪》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厚平;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高刘巍;王世贞的园林实践与观念[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5 张欣;先秦饮食审美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红红;庄子思想与魏晋时期中国文艺的自觉[D];暨南大学;2010年

7 孙敏明;庄子“游”的人生哲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谢华;《长物志》造园思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9 宋新娟;中医传统图式符号审美及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10 廖述务;身体:美学的与实践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耕耘;静观万象——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审美境界[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唐s,

本文编号:21155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1155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c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