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论中国山水画构图形式之美

发布时间:2018-07-29 10:33
【摘要】:本文通过学习研究传统中国山水画,在基于对历代绘画理论的回顾再认识,以及对指导中国山水画美学思想的思考之上,从历史、文化、思想、地域等方面阐明并论述中国山水画所特有的构图形式美。从整体综合研究到部分比较分析来进行现象还原,并从中提炼出山水画章法构图的规律及特征。通过对传统的回顾和研究,使我们更加深入的认识到传统山水画思想的博大精深与丰富灿烂。中国山水画萌芽于东晋并发展至今,在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演变、与再发展的过程后,其理论体系和图式规律都已形成并发展至成熟,且同时具有着中国传统文化内涵。 中国山水画构图形式以“立意定景,开和造势”为基础认识和操作原则,在经过历代的思想理论的发展与创作实践的运用,已成为我们绘画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有着其独特的形式之美。优秀的艺术作品离不开布置合理的构图形式,它在绘画作品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甚至直接影响着作品的成败。本文主要分为四章来对中国山水画的形式美进行分析与阐述。第一章主要对山水画构图形式在历代的发展演变过程进行梳理。第二章对构图形式在理论和实践中的表现进行具体的分析,并阐述山水画构图形式的基本规律。第三章,从时代背景,个体学识修养,地域差异及传统哲学思想方面探究影响不同构图形式生成的因素。第四章思考关于山水画图式创新的问题,并要求在创作过程中应该立足传统、借鉴融合外来绘画元素并取法自然以丰富中国山水画的构图形式之美。 中国的思想文化传统一定是民族绘画的发展和立足之基础,如果我们不能清晰的认识到这一点,,那么在未来艺术创作的方向上,包括与西方文化及世界文化的借鉴融上,必定会导致迷失方向,失去自己。无论是谢赫的“经营位置"或是现在的“构成关系”,探讨的都是关于绘画中的构图以及画面构成的问题。中国山水画的构图形式不单纯是创作的方法论问题,它更包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及哲学美学思想。
[Abstract]:By studying and studying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landscape painting,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review of the painting theory of the past dynasties, and the thinking of guiding the aesthetic thought of the Chinese landscape painting, from the history, culture, thought, Region and other aspects to clarify and discuss the unique composition of Chinese landscape painting beauty. From the overall comprehensive study to part of comparative analysis to restore the phenomenon, and extract from the landscape painting composition of the law and characteristics. Through the review and study of the tradition, we hav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broadness and richness of the traditional landscape painting thought. Chinese landscape painting sprouts in the Eastern Jin Dynasty and has developed up to now. After a long process of development, its theoretical system and schema law have been formed and developed to maturity, and at the same time have the connot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form of Chinese landscape painting composition is based on the understanding and operation principle of "the idea of setting the scene, opening up and creating momentum". I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our painting art after the development of thought and theory and the application of creative practice in the past dynasties. And has its unique form of beauty. Excellent works of art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reasonable layout of the form of composition, it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painting, and even directly affects the success or failure of the work.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our chapters to analyze and expound the formal beauty of Chinese landscape painting. The first chapter mainly combs the evolution of landscape painting composition in the past dynasties. The second chapter analyzes the performance of composition form in theory and practice, and expounds the basic law of composition form of landscape painting. The third chapter explores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formation of different composition forms from the background of the times, individual learning, regional differences and traditional philosophy. The fourth chapter thinks about the innovation of landscape painting schemata, and requests that in the process of creation, we should base ourselves on tradition, draw lessons from foreign painting elements and take the method of nature to enrich the beauty of Chinese landscape painting composition form. China's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tradition must be the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foothold of national painting. If we cannot clearly realize this point, then in the direction of future artistic creation, including learning from western culture and world culture, Will lead to lost direction, lose their own. Whether it is Sheikh's "business location" or the present "composition relationship", it is all about the composition and composition of painting. The composition form of Chinese landscape painting is not only a methodological problem of creation, but also a rich connot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philosophical and aesthetic thoughts.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2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先国画集》[J];对外大传播;1998年Z2期

2 邵大箴;;山水著灵性——丁原禄山水画品读[J];美术界;2009年04期

3 阳山;熊丁;;阳太阳山水画的意境探析[J];美术界;2008年08期

4 李泽厚;;宋元山水画的三种意境[J];学术月刊;1980年02期

5 刘禾;“全国首届中国山水画展”在安徽隆重举办[J];美术;1993年10期

6 马铁骊;;论中西方传统风景绘画艺术之差异[J];美与时代(下半月);2002年04期

7 唐勇刚;;待细把江山图画——江苏国画团体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新山水画”创作[J];山花;2006年03期

8 左海;;中国山水画创新的道路[J];前线;1964年07期

9 林凤书;;盆景与中国山水画的断想[J];中国花卉盆景;1990年06期

10 王仲;;自然清新之美——观范保文山水画有感[J];国画家;199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丁宁;;自然之爱——中国山水画的空间意蕴[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艺术的超越与文明的发展”艺术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2 薛保华;;论中国山水画的空间意识[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3 张海嵩;尹小勤;于金辉;;实时绘制3D中国画效果[A];全国第13届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CAD/CG)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任俊;;瞿秋白的山水画与他散文的绘画美[A];瞿秋白研究新探[C];2002年

5 陶明君;;江苏中国画创作现状与审美型态[A];探寻美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2001—2006)纪念文集[C];2006年

6 唐凤鸣;;山水文化:山水城市的核心精神[A];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建设——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首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徐湘霖;;“纯素”之美与文人的“禅"意识[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8 郭明;裴欣;;中国山水画论对园林假山设计的影响分析[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9 李芹;;从自然山水到胸中丘壑——20世纪山水画现实主义创作的审美取向[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采薇;;“全球化”声浪中的黑龙江地域文人山水——评张少华黑龙江山水画[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三[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山水画发展研究与产业化提升高峰论坛纪要[N];美术报;2010年

2 陈建国;蹊径幽处堪窥顶[N];美术报;2011年

3 陈履生;“以正视听”的以正视听[N];美术报;2009年

4 ;丹青难写是精神[N];中国文化报;2006年

5 刘晓陶 黄丹麾;追求“心象”的中国山水画[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记者 陈娟;李志刚会见中国山水画家一行[N];桂林日报;2008年

7 仇传澄;山水画笔墨谈[N];美术报;2007年

8 欧久;关家山水 雄伟见长[N];中国商报;2006年

9 王学海;诗意的诉求[N];美术报;2009年

10 孙克;尽精微 致广大 穷神变 出雄奇[N];中国文化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严健民;中国当代山水画在美国东部的认知[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2 钟巧灵;宋代题山水画诗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3 金哲弘;倪瓒山水画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4 赵文江;中国山水画与日本风景画构图对比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5 吴映玟;“真景山水”与“南宗”的共存[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6 苏琪;中国古代山水画家人格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罗颖;意象与色彩[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8 刘泰然;变化的宇宙观:中国艺术精神再阐释[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张桐t@;“引书入画”在黄宾虹山水画笔墨转换中的重要作用[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10 曹建华;山水画画法嬗变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大力;光感在中国山水画中继承性与创新性的探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郑直;中国山水画中“水”的技法演变[D];四川大学;2003年

3 卢萍;笔墨冰雪[D];中央美术学院;2005年

4 中岛元春;技精近乎道[D];中央美术学院;2005年

5 王蕾蕾;中国山水画时空意识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梅婉婷;关于中国画山水的时空感[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7 李丹;中国山水画的计算机绘制[D];天津大学;2004年

8 张春华;在风景画中营造意境[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9 李海军;禅与中国山水画[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刘化宇;谈气韵对中国山水画绘画上的意义及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1524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1524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29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