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四季系列创作报告

发布时间:2018-11-06 19:15
【摘要】:色彩是工笔花鸟画创作中不可缺少的语言,是中国画的主要形式要素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世界对色彩的意识不断更新,工笔花鸟画的色彩表现形态也超越了传统的模式而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本创作把四季色彩的个人形象设计用色规律用于工笔花鸟画的色彩创作研究领域。艺术是相通的,中国的色彩文化自先秦以来不断完善,儒、道、释的色彩观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其色彩论和色彩观是建立在“玄学”基础上的。美国人卡洛尔.杰克逊女士创立的“四季色彩理论”等实用色彩体系和技术在1998年传入中国并进行广泛传播,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中国的西蔓色彩经过多年的深入研究和操作实践,在原有的“色彩四季理论”的基础上,创立了更为完美更为科学的色彩体系“个人色彩规律分析系统”,把人所适合的颜色分为四个标准配色季型。在工笔画越来越重视色彩表现的今天,把四季色彩的个人形象设计用色规律很好的用于中国工笔画色彩表现的创作中去,以期在工笔花鸟的色彩表现探索上能有不同的面貌。
[Abstract]:Color is an indispensable language in the creation of meticulous flower-and-bird paintings and one of the main formal elemen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the world's consciousness of color is constantly updated. The color form of fine brush flower and bird painting also surpasses the traditional pattern and presents the trend of diversification. This creation uses the color law of the individual image design of the four seasons color in the research field of the fine brushwork flower-and-bird painting color creation. Art is interlinked, and Chinese color culture has been perfected continuously since the pre-Qin Dynasty. The color view of Confucianism, Taoism and Buddhism embodies the philosophical thought of the unity of nature and man, and its color theory and color view are based on "metaphysics". American Carol. The practical color system and technology, such as the four Seasons Color Theory, which was founded by Ms. Jackson, was introduced into China in 1998 and spread widely. After many years of deep research and practice, and on the basis of the original theory of "four seasons of color", a more perfect and scientific color system, "individual color law analysis system", has been established in China. The color suitable for the person is divided into four standard color matching season. Tod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s paid to the color expression of the fine brushwork, the individual image design of the four seasons color is used in the creation of the Chinese fine brushwork color expression very well, in order to have the different appearance on the color expression exploration of the fine brushwork flower and bird.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21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春元;;《聊斋志异》中仙人小说的喜剧色彩[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2 屈晓勤;张鲲;廖一联;;“陌生化”原理的建筑应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6期

3 冯正强;;个性的解释学张力——从康德的天才论美学到施莱尔马赫的普遍解释学[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4 洪永稳;简析康德美学中审美与人的自由[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5 李革新;;从自然王国到自由王国——论康德、黑格尔和马克思的自由观[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6 胡友峰;;实践理性:康德美学的超验之维[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7 刘梅;;马克思的劳动概念——兼论“自由劳动”在马克思哲学中的本体论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8 钱雯;;生态论文艺学的社会生态维度[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9 丁学松;;想象——一种审美现代性[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10 张晓敏;;论“无用之用”的现代美学意义[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顾晓伟;;历史学的中庸之道:融通“历史解释”与“历史表现”的尝试——重思“亨佩尔-德雷论战”的现代意义[A];第八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刘月岭;;康德意志自由的三重境界[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王东;;接受视野下的抽象艺术理论[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张浩;;潜意识或无意识与创造性思维[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5 严支胜;;图像时代写生意义再认识[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2011年)[C];2012年

6 陶锋;;丑与美的变奏——阿多诺论现代艺术[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2011年)[C];2012年

7 霍楷;;艺术设计实践教学法的研究与应用[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8 燕杰;曹春晓;;插画设计中的情感色彩表达[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下)[C];2010年

9 陈昭霓;;视频媒体中的动态版式设计[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4)[C];2009年

10 张建永;;沈从文文学理论的审美现代性问题[A];湖南省美学学会、文艺理论研究会2010年年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王庆斌;钧瓷色彩的特征与分类体系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3 及云辉;全景画美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曾茂林;富有生命力的教育理论创生机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长中;文学文本基本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徐进波;中国山水画装饰性探微[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7 王峰;数字化背景下的城市公共艺术及其交互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8 高志明;通感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丽虹;延安鲁艺音乐教育中的政治因素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建波;逆游的行魂[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菲;现代包装设计中仿生设计的应用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王党荣;室内外空间环境的融合与统一[D];河北大学;2009年

3 曹艺;论汉字体设计中的“形”与“态”之美[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4 王孙琳;徽派建筑中吉祥文化及其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5 张建敏;《文赋》“应感之会”说[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冯素娟;服装平面广告图形的同构设计方法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7 刘欢;儿童绘本的表意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8 苏红;论绘画中的“儿童画”情结[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9 刘昌顶;以人为本的哲学视角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10 赵媛媛;中国意象油画的色彩表现力[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3152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3152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5d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