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福柯绘画理论中的语-图关系

发布时间:2019-02-22 18:09
【摘要】:米歇尔·福柯的《宫娥》、《这不是一只烟斗》和《马奈的绘画》等著述是他专门研究绘画理论的重要文献。通读这些文献,我们会发现他对语与图、看与说的关系极为关注。在《宫娥》一文中,福柯有意识地避开了与这幅画相关的历史文本,描述了再现对象与不可见的主体之间关系,并通过表征之表征再现了不可见的主体,并以让语言沉默、让绘画发声的方式构建了画家的话语;而在《这不是一只烟斗》一书中,福柯认为由于这幅绘画作品中图像与文字的过渡空间被取消,文字与图像可以任意地互渗至对方之中,从而使图形诗走向解体,使传统的锥形透视正在倒塌,绘画最终成为了一块画布上堆满颜料的绘画物。福柯在对语图之间张力关系的解析过程中,最终将二者的关系引向了域外,那就是关于"看"的考古学。
[Abstract]:Michel Foucault's Gong'e, this is not a pipe, and Manet's paintings are important documents in which he specializes in painting theory. Reading through these documents, we will find that he is very concerned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ords and pictures, between reading and speaking. In Gong'e, Foucault consciously avoids the historical text associated with the painting, describ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producing object and the invisible subject, and reproduces the invisible subject through representation, and silences the language. The way to make the painting sound has constructed the painter's discourse; In "this is not a pipe", Foucault thinks that because the transitional space between the image and the text in this painting is canceled, the text and the image can infiltrate into each other arbitrarily, thus disintegrating the graphic poem. The traditional conical perspective is collapsing, and the painting eventually becomes a painting filled with paint on a canvas. Foucault, in the process of analyzing the tens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pictures, finally l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to the outside, that is, the archaeology of "look".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分类号】:J2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赵文;;可述与可见:福柯的艺术装置之思[J];文艺研究;2015年04期

2 杜小真;;“看”的考古学——读福柯《马奈的绘画》[J];文艺研究;2011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匡景鹏;;福柯绘画理论中的语-图关系[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3期

2 周妍黎;刘娟;沙峰;;基于Arduino的互动装置系统设计与制作[J];美与时代(上);2017年04期

3 安婕;;论观看[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4 安婕;;批判现代性与观看[J];临沂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5 安婕;李利娟;;论现代性观看与意象派诗歌:以《在一个地铁站》为例[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6 张中;;绘画:可见与可述——从绘画看福柯的艺术哲学[J];文艺理论研究;2012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立华;谈中国绘画理论中的辩证审美观[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2 周韶华;迹象论是绘画理论的创新[J];美术之友;2005年01期

3 陈杰;神圣背后的误导——浅谈苏轼绘画理论的负面效应[J];书画艺术;2000年02期

4 张冲;诗画本一律 天工与清新——苏轼的绘画理论[J];平原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5 吕书炜;苏轼绘画理论分析[J];东方艺术;2005年08期

6 刘学颜;;论六朝绘画理论中的本体论审美观[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7 俞志斌;;浅谈绘画理论教学创新[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12期

8 邢港霞;;中国传统绘画理论与现代设计[J];美术观察;2011年06期

9 杨建明;;中国传统绘画理论的思维方式分析[J];美术向导;2011年01期

10 冉献东;;论先秦绘画理论中的美学倾向[J];文艺评论;2012年10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 王广维;求神之趣 展意之境[N];美术报;2013年

2 李小宁;心怀澄明如赤子[N];美术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林煜峰;中国绘画理论对日本南画的影响[D];中国美术学院;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韩玲;苏轼绘画理论美学思想探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

2 范美霞;论言意之辩对中国绘画理论的影响[D];四川大学;2005年

3 叶望望;澄光幻影[D];中国美术学院;2011年

4 陈玉;从唐代画论看“水墨之兴”的美学意义[D];黑龙江大学;2014年

5 邱路琰;道家、道教思想与早期山水画论关系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2年

6 王圣松;肖像画研读[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7 李海军;禅与中国山水画[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4284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4284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6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