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现代水墨人物画研究及创作实践

发布时间:2019-03-02 21:51
【摘要】:人物画是中国美术史上成熟较早的画科。在传统人物画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水墨人物画,以笔墨饱满、情感浓郁的形式语言塑造出的人物形象,不仅真实地描绘了画家对生活的情感表达,而且将这种情感化为一种表现意味浓郁的笔墨语言,渗透在每一个形象里,这是一个强烈表达自我的过程。本文首先梳理了现代水墨人物画的形成和发展。总结出水墨人物画的历史成因:以工笔人物为主的传统人物画中没有达到意象造型的高度,工笔人物发展到了一定阶段需要新的突破;随着写意山水、花鸟的成熟,大写意的水墨人物画发展是历史必然趋势;“作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逸笔草草”、“得意忘形”等等重神韵写意观的影响。这些都促使着水墨人物画的形成和发展。接着阐述了现代水墨人物画的发展、演变,并在历史的发展中得到启示。其次,以蒋兆和、方增先、周思聪为例,对现代水墨人物画家的个案进行研究。最后,结合我的学习历程及创作实践,总结出我对水墨人物画的认识与感悟。
[Abstract]:Figure painting is a mature painting subject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art. On the basis of the traditional figure painting, the ink-and-ink figure painting, which is shaped in the full form of ink and rich in emotion, not only depicts the artist's emotional expression of life, but also describes the artist's emotional expression of life. Moreover, it is a process of expressing oneself strongly that the emotion is transformed into a kind of expressive ink and pen language, which permeates into every image. This paper first combs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odern ink figure painting. Summarize the historical cause of formation of ink figure painting: the traditional figure painting which is dominated by meticulous characters has not reached the height of image modeling, and it needs new breakthrough in the development of meticulous figure to a certain stag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freehand landscape, the maturity of flowers and birds, the development of large-scale ink figure painting is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history; "painting with shape, see with children", "Yi pen grass", "ecstasy forget form" and so on. All these promote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nk figure painting. Then elaborated the modern ink figure painting development, the evolution, and obtains the enlightenment in the history development. Secondly, taking Jiang Zhaohe, Fang Zengxian, Zhou Sicong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makes a case study of modern ink-painting character painters. Finally, combined with my learning process and creative practice, I summed up my understanding and understanding of ink figure painting.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21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宗贵;;从法国新古典主义看中国文人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2 杨蓉;;浅析徐渭绘画体现的文人画精神及影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0期

3 王婷婷;;论中国水墨画中的“笔墨”[J];大家;2010年11期

4 高明宇;;从书写线条到文人画的写意——关于高卉民写意技巧的思考[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郭慧君;;水墨人物画传承与发展刍议[J];大舞台;2011年10期

6 徐卫;金波;;王原祁绘画形式美探析[J];大众文艺;2011年02期

7 夏兴旺;;拙笔足墨写田园——浅析王憨山花鸟画笔墨特征及现实意义[J];大众文艺;2011年03期

8 盛健奇;潘梦媛;;澄怀观道——论宗炳《画山水序》的美学意义[J];大众文艺;2012年11期

9 陈学君;;当代水墨漫画的审美意蕴[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赵松岩;;谈中国画的“笔墨”问题[J];国画家;2012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赫赫;中国古代人物画“十八描”概念的历史演进与画史意义[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2 阴澍雨;明代写意花鸟画溯源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3 李秀霞;秋风纨扇[D];上海大学;2012年

4 陈见东;中国古代画论逻辑结构论[D];南京艺术学院;2003年

5 吕少卿;承传与演进[D];南京艺术学院;2005年

6 布罗夫;从大脑左/右半球不对称现象看扬州八怪的绘画艺术[D];南京艺术学院;2006年

7 张冬卉;和之以天倪[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8 黄戈;踪迹大化·其命唯新[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9 卜登科;李可染山水画“墨法”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10 任大庆;生命的表白[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沙沙;论中国工笔花鸟画中线条的运用[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媛媛;论传统中国文人画的中和之美[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黄欣凤;论疏体画风对传统人物画的影响及其审美渊源[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烨琳;元代米家山水绘画的传承与流变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叶新美;浙江绘画的形式语言与视觉心理[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邱尚周;中国茶文化空间形态研究初探[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7 陈静;笔简神具,,得之自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继秀;笔简神足—浅析梁楷的水墨艺术[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岩岩;水墨语言的新视觉[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陈慧;水墨动画视觉语言研究[D];江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4335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4335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0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