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论中国画“临、变、创”的递进结构

发布时间:2019-04-24 13:44
【摘要】:正当代国画工作者的时代使命,是让国画走向现代、走向世界。为此,国画创作应当实现真、善、美、情、意、境的统一,而不是随意而发、随性而为、随风而靡、随遇而安、随心所欲、随俗浮沉。根据从事国画艺术二十年的实践,本人以为,国画创作存在一个必然的递进结构,即"临、变、创"。临指临摹,变指变临,创指创作,三者是辩证、互补、递进、因果的关系。国画创作"临、变、创"递进结构的本质是从模仿到探索再到创作的演进过程,即从客观走向主观、实现主客观相统一的历史过程。
[Abstract]: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painting worker's time mission is to let the Chinese painting go to the modern, to the world. For this reason, the cre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should realize the unity of truth, goodness, beauty, affection, intention and environment, rather than random, with sex, with the wind, at ease, at will, with the vulgar floating and sinking. The Chinese painting creation should realize the unity of truth, goodness, beauty, affection, intention, and environment. According to the practice of the ar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for 20 years, I think that there is an inevitable progressive structure in the cre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that is, "come, change, create". The three are dialectical, complementary, progressive and causal. The essence of the progressive structure of the cre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is the evolution process from imitation to exploration and then to creation, that is, from objective to subjective, and to realize the unity of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作者单位】: 北京语言大学艺术学院;
【基金】:北京语言大学院级科研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15YJ130006
【分类号】:J2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一耕;;国画创作随笔[J];老年教育(书画艺术);2009年05期

2 蔡青;;国画发展踯躅前行——50年代“国画创作接受遗产问题”的论辩[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3 朱龙明;;解读黄良俊的国画创作脉络[J];上海企业;2011年08期

4 王然;;在国画创作中中国笔墨文化元素的应用[J];才智;2012年34期

5 邱石冥;关于国画创作接受遗产的意见[J];美术;1955年01期

6 张仃;关于国画创作继承优良传统问题[J];美术;1955年05期

7 ;对国画创作和接受遗产问题的意见[J];美术;1955年08期

8 线天长 ,潘绍棠;对“关于国画创作接受遗产的意见”的商榷[J];美术;1955年02期

9 徐燕荪;对讨论国画创作接受遗产的问题的我见[J];美术;1955年02期

10 ;关于国画创作接受遗产问题的讨论[J];美术;1955年07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志东;中华名山名水国画创作邀请展8月揭幕[N];中国现代企业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何瑞涓;数字中国画:当国画创作与电脑联姻[N];中国艺术报;2011年

3 常熟理工学院艺术设计系 赵燕青 鲍伟;国画创作教学探议[N];美术报;2006年

4 蔡葩邋赵日雷;倾力展示海南之美[N];海南日报;2007年

5 季小平;墨到之处有神笔[N];人民法院报;2001年

6 张立行;“国画创作患了文化贫血症”[N];文汇报;2007年

7 黄鼎;书画“添加”伪作辨识(二)[N];美术报;2014年

8 雒青之;李小可和他的水墨家园[N];中华新闻报;2007年

9 广智;桑尽东及他的学术探索[N];中国文化报;2004年

10 赵国荃;彩墨成诗[N];山西日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丽丽;浅析“情感”在国画创作中的艺术精神[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2 张晓;新时期新疆地域性题材国画创作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3 傅强;哈萨克民族风情水墨系列国画创作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3年

4 谷重;岳麓山系列小景[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4644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4644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4f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