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老庄思想对中国花鸟画的影响
[Abstract]:Chinese flower and bird painting is rooted in the profound cultural soil of the Chinese nation. In the long process of development, it integrates Lao Zhuang's philosophy,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and thinking concept, which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culture. Lao Zhuang's philosophy is the core of Taoist thought, and its broad spiritual connotation affects all aspects of society. To some extent, Lao Zhuang's thought and Chinese artistic spirit are in line with each other. In Chinese flower and bird painting, we can see that the influence of Lao Zhuang's thought is far-reaching. Laozi's thoughts such as "simplicity", "inaction", "Taoist nature" and Zhuangzi's "free" and "material I am one" affect the mood of painters and the expression of their thoughts and feelings. Therefore, in the painting works, it presents the aesthetic artistic conception of "virtual silence", "Shang Jane" and "Yi GE". Chinese flower and bird painting is not a simple reproduction of nature, but pays attention to the expression of the subject's thoughts and emotions. when the painter creates and expresses the object, it is more important to emphasize "self-consciousness" and integrate the subjective spirit into the objective world. Reached the ideological realm of "things and I forget" and "the unity of heaven and man". This paper takes the influence of Lao Zhuang's thought on flower and bird painting as the main line, and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of Lao Zhuang's thought, the personality spirit of painters'"Taoist nature" and the extension of Lao Zhuang's thought in his works.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21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成;论文人画审美之流变[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陈道贵;从佛教影响看晋宋之际山水审美意识的嬗变——以庐山慧远及其周围为中心[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3 姚爱斌;人的本质力量和审美自由尺度的双重缺失——黑格尔自然美论的再思考[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4 秦裕芳;智慧·健康·意志──整体地走近老子的若干断想[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5 刁生虎;老庄直觉思维及其方法论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6 伏爱华;;“庄周梦蝶”的美学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7 张晓敏;;论“无用之用”的现代美学意义[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8 龙婷;董芦笛;;西安mP河桃花潭滨水公园设计理念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4期
9 王宜川;李慧;;现代住宅小区园林景观与中国山水画理的融合[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2期
10 王念东;气韵与文气辨[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陈建农;;六朝诗学中的人生体验与人格理想[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2 周威兵;;试论秦汉庄学和中国艺术精神之关系[A];先秦两汉文学论集[C];2004年
3 张梅;;《庄子》的语言艺术——卮言——从庄子的立言态度与立言方式谈起[A];先秦两汉文学论集[C];2004年
4 金丹元;;深入思维层次比较中西艺术[A];时代与思潮(7)——20世纪末的文化审视[C];2000年
5 吾淳;;略论中国古典乐论中谐和审美思想的生成[A];儒家文化与和谐社会——纪念孔子诞辰2556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5年
6 陈友军;;略论电视剧收视率与艺术审美价值的关系[A];中国传播论坛(2002)——中国电视剧传播[C];2002年
7 包兆会;;道家、道教对基督教的启发[A];对话:中国传统文化与和谐社会[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任红敏;金莲川藩府文人群体之文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刘红红;庄子思想与魏晋时期中国文艺的自觉[D];暨南大学;2010年
5 李笑频;民族民间艺人生活的苦乐原则[D];云南大学;2010年
6 过晓;论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美学概念的“似”[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7 胡新群;唐宋绘画“逸品说”嬗变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8 李杰荣;元四家诗画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9 李雪梅;中国现代小说的音乐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祁晓庆;敦煌归义军社会教育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巍;现代漆画的传承与创新[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英娜;《淮南子》“道”论及其文艺观[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野;先秦休闲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郑月;浅析中国工笔人物画的形神观[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郭艳凤;海德格尔与庄子美学思想比较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黄永荣;林泉之心 缘情写意[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赵钢;浅谈中国历代山水画中的意境美[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高志;中国山水画借鉴素描因素可行性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米丰翠;《老子》母性品格审美探微[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10 柴红霞;文人画对山水画发展的影响[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4746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474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