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衍生的中国当代风景绘画“异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9-08-13 10:19
【摘要】:中国自从现代美术开始以来对于风景的艺术表达一直存在着一个明晰的现象,在尚扬的“大风景”系列、肖丰的“中国魅影”系列、曾梵志的“乱笔”系列以及更为年轻的艺术家的前卫与观念的风景创作实践(包括西方当代的前卫风景创作)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偏向于多元表达和观念介入的风景创作新的方式。而这种新的创作模式又不同于以往的中国古典山水表达,也与西方的传统风景表达以及到印象派和之后的现代和后现代风景表达有着本质的差异,这样一种新的风景的多元表达现象,既对传统的风景描绘提出挑战,也给当代风景画甚至当代绘画新的表现方式以启发。 在信息高度发达的全球化大背景下,当代艺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对于风景的创作也随着当代艺术的步伐而转变或者衍生为全新的模式。摄影的出现无疑对风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新媒体在艺术中的应用再一次拓宽了对于风景的艺术表达。正如批评家殷双喜先生在一次对于当代风景创作的研讨会上问到:“在21世纪,中国艺术家要创造什么样的风景?风景如何成了绘画的一个种类?它的存在方式与存在价值是什么?”①风景画早在19世纪和20世纪在西方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很多人不禁认为对于风景的表达已经走到了尽头,并且觉得风景画会被限制在以往经典的作品之下而无法创新。然而在当代艺术这个整体的概念下,任何事物可以被用任何方式来创作出当代艺术作品,艺术之路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度自由的境地,所以本文提出的“异化与观念的衍生的风景”概念则更像是一次解放风景的呼吁。本文通过研究风景的传统模式和现代风景创作的转变并结合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坚持风景创作的艺术家,来总结这一新现象以此拓宽风景创作的局面。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211.26
本文编号:2526059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211.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栗宪庭;;永不安宁的灵魂 栗宪庭·曾梵志对话[J];东方艺术;2007年03期
2 肖丰,任建军;中国方式:中国当代艺术中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3 罗工柳;关于油画的几个问题[J];美术;1961年01期
4 吴冠中;绘画的形式美[J];美术;1979年05期
5 顾丞峰;观念艺术与艺术观念[J];美术观察;1997年05期
6 陈丹青;我的七张画[J];美术研究;1981年01期
7 余虹;“大风景”:尚扬的艺术世界[J];文艺研究;2004年05期
8 王林;;当代绘画的观念性问题[J];文艺研究;2006年07期
9 余虹;丁方;殷双喜;王家新;;风景的当代方式(座谈)[J];文艺研究;2007年11期
10 何桂彦;;社会风景:中国当代绘画中的风景叙事[J];文艺研究;2012年11期
,本文编号:25260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526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