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阴山岩画的文化与审美研究

发布时间:2019-09-04 18:14
【摘要】:我国北方自古以来就一直生活着游牧民族,他们的辛勤劳作和创造,给这片广阔的土地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阴山岩画艺术就是这些游牧民族文化遗产中的杰出代表。阴山岩画以历时久、数量大、内容丰富、种类多样等闻名世界。它独有的质朴、生动、粗犷等艺术特色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学者不断探索。近年来,学术界对“阴山岩画”的研究虽然很多,选材角度也各有不同,但关于阴山岩画的文化与审美方面的研究还有很大空间。阴山岩画艺术作为人类的珍贵遗产,对其进行文化与审美两方面的研究有着重大的文化价值和审美意义。它不仅是阴山先民表达自身和对世界认识的艺术方式,更重要的是它用雕刻艺术的方式揭示了阴山先民在生产生活、思想观念、宗教信仰、哲学思维、社会心理状态以及独有的北方审美意识心理。研究阴山岩画的文化与审美,有助于我们探索古代人类生活、艺术、审美,也可为今天的艺术创造提供借鉴。本文主要采用艺术文化学和美学的研究方法,对阴山岩画的文化和审美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文章绪论介绍了本论文研究的意义和价值、研究现状、方法、思路和结构等。正文分为三章:第一章对阴山岩画的时间及地域进行介绍,从阴山岩画发生的主要要素,即劳动工具的革新与使用和思维方式这两个角度分析其发生;第二章着重分析阴山岩画的文化内涵及文化价值,分别从狩猎与游牧文化、原始宗教文化、生殖文化角度分析了阴山岩画的文化内涵,最后分析了阴山岩画的文化价值;第三章是从审美的角度来分析阴山岩画的艺术形式以及审美意义。正文三章内容的关系是,第一章侧重回答阴山岩画产生的两种主要因素,第二章回答阴山岩画的文化内涵和价值,第三章从审美文化角度分析阴山岩画的艺术形式和审美价值。
【图文】:

岩画,新闻网,天神,太阳神


(图 2.2 选自中国新闻网 2013 年 1 月 6 日 太阳神天神岩画)①代现是在公元 5 世纪。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内蒙古自治旗以及磴口县境内发现了几幅阴山岩画,并记录在《水经注》卷三“河水三”中说:又东,,北历石崖山西,去北地五百里,山石之上,自然,粲然成著,类似图焉,故亦谓之画石山也 河水自东流经石迹阜西,是阜破石之文,悉有鹿马之迹,故纳的“鹿马之迹”,便是我们今天可以看到的阴山岩画中对世界上的岩画做过最早的记录。1927 年,中瑞西北科偶获乌拉特后旗大坝沟岩画。1976 年,盖山林因在《水记录,决定深入考察阴山山脉西段的主要岩画点,开启

地图,地图,河套,阴山


(图 2.3 选自《中国地理地图》河套地图地理结构图 地质出版社出版 2009 年)山脉位列于东西走向山脉中的最北一列:天山──阴山──燕方最长的东西走向的山系中的一座(如图 2.3 所示)。巍峨壮西端低山没入阿拉善高原;东端止于多伦以西的滦河上游谷地多公里,由东段的大青山,中段的乌拉山和西段的色尔腾山就是著名的河套平原,而北界大致在北纬 42°,是一望无际的宽 50~100 公里。阴山地处温带半干旱与干旱区,东段的大青段的狼牙则较为干旱,其整个山体由变质岩组成。据专家研究山地区气候炎热,到石器时代之后逐渐变得温暖湿润,自然环被有小片森林和灌木以及大片的草原坡地,野草覆盖率高,是的好居处。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J2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春霞;;阴山岩刻对现代绘画创作的影响[J];艺术评论;2016年10期

2 王巍;;阴山岩画中的符号化视觉表现[J];艺术研究;2015年04期

3 孙东青;;浅论阴山岩画[J];中华少年;2015年18期

4 郝淑宝;;阴山岩画的艺术表现与审美研究[J];艺术教育;2015年04期

5 王雁飞;;内蒙古阴山岩画的历史文化意义[J];艺术评论;2015年03期

6 王雁飞;;阴山岩画的价值和保护工作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4年24期

7 刘金祥;;阴山岩画与草原文化[J];寻根;2014年05期

8 张志国;;谈谈阴山岩画的文字意蕴[J];河套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9 罗世平;;阴山岩画[J];中华文化画报;2013年10期

10 丹达尔;;阴山岩画所体现的原始宗教信息[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席亚娜;阴山岩画与油画创作[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年

2 王飞虎;阴山虎岩画初探[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3 乌兰图雅;阴山地区匈奴岩画新认识[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4 熊真;中国岩画的审美特征与原始思维[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5 朱绣慧;艺术思维与人类早期思维的关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6 谢宏雯;原始岩画艺术精神的启示[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5319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5319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92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