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常玉的裸体画研究

发布时间:2019-09-05 15:53
【摘要】:本文以常玉绘画作品中的裸体画为研究主题,以常玉经历的时间为线索,进而解读不同时期的裸体画作品。论文分三章论述:第一章留法;主要从年少常玉的家·境、留法原由和留法艺踪等方面论述常玉的裸体画风格形成。其中赴法时间的再考究作为这章节的论述重点。第二章常玉的裸体画;这章节是全文的重点。依据常玉留法时间界定为“粉色时期”和“黑色时期”,分析各时期的裸体画作品进而论证其时期创作风格。第三章常玉裸体画的共性与特性;以常玉裸体画作品为切入点,以徐悲鸿、潘玉良和庞熏t9为代表的留法画家同常玉就作品(裸体画)风格进而比较,分析他们的艺术作品的自我与相互的影响之处;以马蒂斯和莫迪里阿尼为代表居住在巴黎的画家与常玉进行比较,比较其作品的共异之处,,梳理其艺术风格的关联。 本文大体上是一个基础研究,对常玉资料进行梳理和类别,余间,对前人的一些小错误略有纠正之处,对常玉的裸体画作品进行浅薄的分析、解读,但愿能为更深入、全面的研究尽抛砖引玉之役。
【图文】:

油画,纤维板


五裸女油画纤维板120×175cm常玉1950年

油画,纤维板,盆景,玻璃瓶


《粉莲盆景》油画纤维板120×175c常玉1950年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205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晓熙;林洪;;观念艺术在设计理念中的应用价值——当代中国艺术设计美学“观念艺术”之我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0期

2 苏素芬;;浅谈绘画中的观念性元素[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3 郭国良;蒋茜;;简评约翰·伯格《G》的立体主义文学实验[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4 付钧升;;浅析现代油画的“后期制作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3期

5 王洁;;德国新表现主义绘画产生的背景及其艺术风格[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1期

6 董毅芳;;试论民间面塑之技艺特征[J];沧桑;2010年04期

7 段剑蓉;;现代绘画运动的审美考察:空间意识转变[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8 姜航;;现代艺术设计悟本[J];湘南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9 陈科;;对当代艺术与现代艺术的理解[J];当代艺术;2011年02期

10 刘志;;艺术范式视野中的审美娱乐价值探微[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吉吉;;毛泽东图像研究[A];2010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10年

2 孙晓霞;;从“海景”到“菜园”的视角迁移——关于当代乡村艺术活动的理论构想[A];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尚莹辉;新时期中国重彩艺术语言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2 雷涛;石涛绘画美学思想中的士人精神[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3 陈元贵;仪式与审美尺度问题[D];复旦大学;2006年

4 宋国栋;艺术的放逐与审美的拯救[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陈亚民;罗杰·弗莱形式—文化的艺术批评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6 孙逊;在“传统”与“现代”之间[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7 张学忠;早期抽象主义画家对包豪斯的影响研究[D];清华大学;2007年

8 郝永华;作为表征的文学[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9 金敬姬;艺术—无意识的象征产物[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10 刘阳;小说本体论[D];复旦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婧;从西方绘画中的“丰满”女性形象看艺术夸张[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菲;以色象形[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3 罗秀华;论雕塑艺术的道性[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4 张宝华;让声音在纸面上跳舞[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5 曹娉懿;壶型设计创新的市场化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6 张春嘉;我国当代艺术影响下城市园林雕塑小品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7 武鸿飞;具象绘画的新生[D];河南大学;2011年

8 王旭;二战后美国色域画派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9 袁巧云;维亚尔的绘画特色及其现实意义[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程杰;浅析油画作品中的情感表现[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323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5323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f0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