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中国传统山水画中“明暗”观念研究

发布时间:2019-11-07 22:36
【摘要】:从古至今,“明暗”内涵极为丰富,近现代的人与古人对“明暗”观念的认识是不一样的。所以,本文选择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明暗”观念这一切入点,来研究、解析前人的精妙笔墨技法,溯源探流。 “明暗”这个词是由明代董其昌在其《画禅室随笔》中明确提出的。作为文人书画家、理论家的董其昌,其主要的画论、题跋等经后人整理,集成了《画禅室随笔》一书。书中其中一条题跋说道:“.画欲暗不欲明,明者如瓤棱钩角是也,暗者如云横雾塞是也……”在这条题跋中,董其昌的“明暗”这一命题提出了,并表明了其“去明求暗”的立场。“明暗”从笔墨这一方面来说,金陵浙派的画风带有粗放和狂妄怪异的特点,吴门画派的追随者追求的是纤媚之态,并且隐隐有将其扩大的态势,上面提到的这两种画风和董其昌所倡导的“画欲暗,不欲明”这一观念是背道而驰的,浙派、吴门画派以及他们的追随者的笔法日益体现出董其昌所说的“明”的特征,正因如此,对浙派、吴门画派的这种陋习,董其昌深恶痛绝。 清代被人所广泛知晓的“画圣”王晕,根据他的言论思想,他并不赞同董其昌倡导的“明暗”观念,他所倡导是:“画有明暗,如有鸟二翼,不可偏废,明暗兼到,神气乃生”的绘画理论。他集南北的笔墨技法于一身,提出“明暗”兼到的观念。 现如今,大家对于传统山水画中的“明暗”认识不一,这影响到对传统山水画史的整体把握。本文就中国山水画的“明暗”观念分为三个章节论述: 一、传统山水画的“明暗”概念。从“明暗”观念的由来入手,重点分析董其昌与王晕的“明暗”观念,并对“明暗”观念作一个总结。在了解“明暗”后,把传统山水画的“明暗”观念和近现代山水画的“明暗”观念做一个详细的对比。 二、从笔墨特点的角度出发分别分析“明”“暗”在传统山水中的特征。从不同画家的风格及作品入手来例证“明”“暗”的不同笔墨线条与造型特点。 三、在新的大融合的国际社会背景下,近现代山水画中“明暗”概念产生了变化,人们对“明暗”有了新的认识、理解。本文全面解析“明暗”的观念,总结传统山水画“明暗”观念的特点,通过对比传统山水画的“明暗”与近现代山水画“明暗”观念,试图清醒的认识“明暗”、了解“明暗”,为笔者日后的山水画创作找到正确的突破点而努力。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21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爱波;彼皆绝代才 形去留其神——归有光与蒲松龄古文艺术相通论[J];蒲松龄研究;2002年03期

2 黄晶;“异史氏”的“心灵史”——论《聊斋志异》中的压抑与幻想[J];蒲松龄研究;2004年01期

3 王光福;赵瑜;;聊斋诗意例[J];蒲松龄研究;2006年01期

4 刘艳玲;;娇娜:栖居在精神家园里的一只美狐[J];蒲松龄研究;2009年02期

5 刘成;论文人画审美之流变[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6 周文斌;浅谈董其昌的审美理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7 厚实;郭彤;;宫体诗与花间词文本生成背景比较解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8 江瀚;;略论荀子礼乐学说之思想意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9 沃利青;;“移情”论与“意境”说比较[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10 陈祥明;;注重形式美与提高鉴赏力——中国绘画鉴赏的理论与实践[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文;;英美诗人困境中的自觉审美精神[A];安徽省第五届“兴皖之光”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交叉学科卷)[C];2005年

2 陈建农;;六朝诗学中的人生体验与人格理想[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3 孟庆阳;;唐前奏议文体的发展演变及其特征[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黄鸿仪;;论中国画的“内美”[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谢兴伟;;韩拙《山水纯全集》绘画美学思想中的“理”论[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郭滨妍;;浅析赵孟俯的“复古”思想[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7 李达林;;从“字”与“画”的关系中探索汉字设计的新形式[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8 李锐文;;论书画同源的审美意义[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9 马媛媛;;中国新水墨元素在纺织花型设计中的应用——关于艺术院校教学法的思考[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下)[C];2010年

10 郑彦军;;董其昌与担当的山水画之比较[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下)[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厚平;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高刘巍;王世贞的园林实践与观念[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5 王庆斌;钧瓷色彩的特征与分类体系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6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吕伟;体用之间[D];南开大学;2010年

9 张欣;先秦饮食审美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刘红红;庄子思想与魏晋时期中国文艺的自觉[D];暨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耕耘;静观万象——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审美境界[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娄飞;河南山林式佛教寺庙园林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唐s,

本文编号:25575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5575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4a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