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清代桃花坞木版年画的风格转化及文化意蕴

发布时间:2020-05-05 16:59
【摘要】: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作为中国民间四大木版年画之一,是江南悠久的历史、丰厚的文化、繁荣的经济、浓郁的人文氛围和多彩的民俗风情的产物。在数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其题材内容不断地丰富,反映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蕴含在其中的人文及艺术价值更是丰富异常。本文选取清代桃花坞木版年画作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其在清代发展过程中风格转化的成因以及文化意蕴,以期对桃花坞木版年画文化艺术价值的认知、对该艺术类型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本文主要围绕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展开研讨:首先,对桃花坞木版年画的基本面貌进行勾勒,并对其在清代发展的四个阶段进行划分,进而对其不同阶段的风格特征及其成因进行分析;其次,将清代桃花坞木版年画的题材类型进行划分,分为宗教神话、戏曲故事、风景名胜、仕女婴戏、时事风俗五类;第三,通过与杨柳青和朱仙镇木版年画的比较分析,对清代桃花坞木版年画的艺术特征进行归纳总结,特别对桃花坞木版年画在清代发展过程中受到文人画以及西方绘画技法影响的表现形态进行了重点分析;第四,从民俗信仰、生命意识、审美趣味、伦理教化、家国情怀等方面对桃花坞木版年画的文化意蕴进行辨析。纵观整个清代桃花坞木版年画风格的演变,我们从中看到了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原因以及其他艺术形式等对于桃花坞木版年画的影响。从艺术学的角度出发,桃花坞木版年画不仅仅有着装饰美化环境的作用,其中所蕴含的文化意蕴更是十分丰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民众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审美趣味。今天,对于桃花坞木版年画的保护和传承不应只停留在技法上,深入发掘蕴含在其中的文化意蕴才是唤醒桃花坞木版年画这一独具江南地域特色艺术的关键所在。
【图文】:

墨线


W 逡逑图1-1邋,绘制墨线稿逦kx1-2上色逡逑墨线稿绘制完成后,要在萁基础上施加颜色(图1-2)。桃花坞木版年画一般逡逑有五六套色,即红、黄、绿.、桃红、紫、淡墨在绘制时可选择白云或羊毫等吸逡逑水量较太的毛笔。“上色稿的配色关系一般要求“四重两轻”,即红、绿、黄3逡逑色宣重^紫色宜最重.,桃红、淡墨宜轻。”邋9这样的颜色配比会使得画面效果明快逡逑鲜艳又统一协调。为方便印刷,在配色时色彩分布要均匀,要做到满版,避免有逡逑些部分太空,在印刷时宣纸会塌下来碰脏画面。上色时要用色明确,一支毛笔对逡逑应一个颜色,保持色彩的纯度和明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印刷过程中保持画面逡逑的整洁《逡逑9郭~|潼.曹工'录桃花坞年画刻制葬羡术出舨社.2013:邋14逡逑9逡逑

刻版,木版,墨线,刀具


印制过程中木版容易变形走样^如果刻制尺幅较大的作品,就要用多块木板进行逡逑拼接,在拼接时要注意拼缝和纹理要走向一致。刻制的刀具主要是“拳刀”,像逡逑“弯凿'“大剔空”、“二剔空”、“扁凿'“修根凿”(图1-3)等都是作为辅刀使逡逑用,主要用于铲底。逡逑Mil逡逑图1-3刀具逡逑刻版前首先要上样,,上样就是指将墨线稿贴在选好的木版上作为刻板的对逡逑象。这一工序极为童要,所谓“上样定终身”。首先将特制专用透明纸贴在画稿逡逑上勾描线稿,作刻版前反转上样使用。上样时尽量避免节疤处和有瑕疵的地方,逡逑确保刻版时线条的流畅。贴稿纸前应先将画稿与版面定位放好,用铅笔在稿纸四逡逑周打上四五个骑缝线(图1-4),以防用糨糊粘贴时走位^糨糊要用薄糨糊,均匀逡逑地刷在木版上,然后快速贴土稿纸(图1-5),再用一张干净的纸张覆盖在稿纸逡逑上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J218.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鲁子祺;;论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与日本浮世绘的关系[J];大众文艺;2012年04期

2 段炼;;从模仿到超越——上海小校场年画与苏州桃花坞年画[J];史林;2010年05期



本文编号:26504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6504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56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