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当代审美文化视阈下的“汉画今用”现象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7 00:32
【摘要】:汉画作为民族精神文化的代表,以其鲜明的民族性、悠久的历史感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越来越多地浸入当代公众文化场所,在当今的社会文化生活中被广泛运用。“汉画今用”现象指的是当今社会,利用汉画元素进行审美表达、审美交流和审美消费的审美文化现象,是传统汉画艺术在当今社会的派生现象。“汉画今用”现象是本文的研究对象,它的产生有其独特的文化语境,蕴涵着丰富深刻的审美文化意蕴。本文旨在通过前期资料收集和整理、实地考察以及文献阅读的方法,具体概括和厘清“汉画今用”现象以及其“今用”方法。在进一步深入研究汉画审美价值的基础上,针对当今审美文化生活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探寻“汉画今用”现象在对当代审美泛滥的遏制,文化经验的审美改造和美学精神的回归等方面的意义,并结合“一带一路”的伟大蓝图,挖掘汉画元素的当代价值和创新形式,促使传统汉文化被进一步发掘、继承和传播,让汉代神韵在当代审美文化生活中再放异彩,达到“古为今用”的目,从而增强民族文化的创造力和凝聚力。
【图文】:

宴乐


图 1-1 宴乐图 图 1-2 西王母、出马出行图照信立祥先生在《汉代画像石综合研究》中的划分方法,,汉画像石致可划分为以下五个分布区(图 1-3):一是山东省全境、江苏省中北部、河南省东部和河北省东南部组成的广大区域;二是以南阳市省西南部和湖北省北部地区;三是陕西省北部和山西省西部地区;

西王母


图 1-1 宴乐图 图 1-2 西王母、出马出行图照信立祥先生在《汉代画像石综合研究》中的划分方法,汉画像石致可划分为以下五个分布区(图 1-3):一是山东省全境、江苏省中北部、河南省东部和河北省东南部组成的广大区域;二是以南阳市省西南部和湖北省北部地区;三是陕西省北部和山西省西部地区;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J2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青生;;南阳汉画画面描述所用的术语与专词[J];古代墓葬美术研究;2015年00期

2 王金辉;;汉画拓印的问题及技巧[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年08期

3 徐丽;;浅谈黑白艺术美在汉画图像中的体现[J];文教资料;2008年02期

4 刘克;;从出土佛教题材汉画看东汉宗教生态格局的变迁[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6期

5 李国新;杨絮飞;;汉画的大同世界——对汉画资源的整合与系统研究的思考[J];艺术教育;2016年03期

6 蔡伟;;南阳汉画馆环境标识系统研究[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6年02期

7 王旭烽;任重;;农林学者衔泥筑学的开山之作——对国学新著《汉画学》的综合评论[J];美术大观;2015年02期

8 吴传景;刘凯;;汉画艺术的审美大众化研究[J];美术文献;2019年01期

9 王阔海;;古汉画石刻礼赞[J];世界知识画报(艺术视界);2016年11期

10 袁宁;;汉唐雄风谱新篇——记中国新汉画艺术创始人王阔海[J];南风;2017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贾勇;;试析汉画中的天马[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田明;阎根齐;;岭南汉画初探[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李荣有;;也谈汉画学学科建设[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林丽霞;;试析汉画中的历史故事[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刘文平;崔华;;浅谈汉画中的鱼[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郑先兴;;从汉画神树看树木在古代社会生活中的文化价值[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陈晓媛;;从汉画看两汉生死观的嬗变[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曹新洲;;董仲舒的思想在汉画里的反映[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杨絮飞;;汉画艺术的“盆地现象”剖析——以四川地区为例,兼谈南阳地区汉画的艺术成就[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陈志学;徐学初;;梦想与现实:关于四川汉画社会成因的再思考[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冯立;农事题材汉画背后的快乐与辛勤[N];中国艺术报;2018年

2 王碧蓉;汉画巡展贵州的思考[N];美术报;2018年

3 本报记者 张悦;用“汉画舞蹈”打捞民族记忆[N];中国艺术报;2017年

4 中国国家博物馆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汉画学会会长 陈履生;雄浑、厚实的汉画艺术[N];美术报;2017年

5 王子今;鲁迅读汉画[N];中国文物报;2017年

6 顾森;汉画,强悍的艺术[N];人民日报;2007年

7 廖静好;汉画鉴赏收藏不分家[N];中国文物报;2006年

8 廖静好;感受汉画艺术[N];中国旅游报;2005年

9 廖静好;汉画鉴赏[N];中国旅游报;2005年

10 李发林;《汉画考释和研究》[N];中国文物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林晋生;罗汉图像的风格及流变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7年

2 唐建;汉画文化意蕴及艺术表现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3 姜力勤;宋元卷轴罗汉画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4年

4 顾颖;汉画像祥瑞图式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5 Shelley Denise Ochs(欧阳珊婷);扁鹊医学之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3年

6 毛娜;汉画西王母图像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抒雁;当代审美文化视阈下的“汉画今用”现象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8年

2 张永聪;南阳汉画神兽资源融入初中美术研究[D];河南大学;2018年

3 刘婷;“汉画舞蹈实验演出”的实践理性[D];北京舞蹈学院;2018年

4 孙艺荧;汉画盘鼓舞及复现探索[D];青岛大学;2018年

5 李佳;南宋山水画对日本汉画的影响[D];江苏师范大学;2014年

6 解晓辉;从汉画艺术谈我对中国画尚意精神的认识[D];西安美术学院;2010年

7 潘中华;汉画“太一”像[D];东南大学;2005年

8 黄媛;由汉画看两汉神仙观念的转化[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9 王建清;论贯休罗汉画的绘画美学风格[D];四川师范大学;2017年

10 吴想;汉画中的翼兽图像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3年



本文编号:26826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6826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68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