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四大年画中武门神形象研究与创新设计
发布时间:2020-06-01 21:35
【摘要】:年画是中国民间流传范围最广、种类最多的艺术形式之一。其中武门神年画因有驱邪纳福的功能,同时形象具辨识度,成为最受百姓欢迎的年画类型。武门神大多为手执兵器,气宇轩昂的武将,其职能是祛邪避凶、保家护宅。在过年的时候,人们因张贴武门神年画使内心获得安全感。因此武门神因满足了人们对幸福安定生活的心理需求而成为年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类型。此外,武门神中具有许多中国传说中和历史中的人物,从神荼与郁垒到秦叔宝与尉迟恭,都是百姓耳熟能详的人物。这些人物在年画匠人手中被塑造的形象丰富、风格各异。可以说,武门神年画是根植于民众生活,成长于众多民间匠人的技艺里的。不同地域的武门神形象代表着不同的民俗风情和人文精神,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视觉元素之一,其中尤以清代四大年画中的武门神形象最具代表性。故本文选择以山东杨家埠、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以及四川绵竹为地域范围,对清代的武门神形象特征做分析解读,同时对其制作方法以及工艺特点进行阐释,并在此研究基础上对武门神形象进行创新设计,最后与立体书进行设计转换。本文分五章进行论述,第一章提出本文所研究的选题、背景以及研究意义,还有其现状分析;第二章是对武门神形象的历史演变过程的阐述;第三章是对四大年画中清代武门神形象的分析;第四章是根据研究内容运用自己所学的设计技巧对武门神形象进行创新设计的论述,以及阐释武门神创新形象与立体书的创新结合。最后一部分则是对本文进行总结。
【图文】:
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郁垒,主阅领万鬼,恶害之鬼,执以苇食虎。于是黄帝乃作礼以时驱之,立大桃人,门户画神荼郁垒与虎,悬苇凶魅。”①汉代以前,开始有桃枝削成人形立在门前做驱邪避害之用。至东汉末年,制虎符、门口装饰桃木人的习俗仍然继承上代没有改变,,有荼与郁垒的传步流行。应劭《风俗通义》中载:“谨按黄帝书,上古之时,有荼与郁垒人性能执鬼,度朔山上,章桃树下简阅百鬼,无道理,妄为人祸害,有荼缚以苇索,执以食虎。于是县官常以腊除夕,饰桃人、垂苇茭、画虎于门效于前事,冀以卫凶也。桃梗梗着更也,岁终更始,受介祉也。”②之后,将《山海经》故事中的神将神荼、郁垒视作门神鼻祖。汉代出土的墓葬中还可以看到有荼郁垒的早期造型形式(如图 2.1)。这些绘画刚开始是为了寄望神灵看家护院,驱除鬼魅,并使主人家借此安慰内图 2.2、图 2.3)后来便以历史上的将军武士作为门神,取代了神话故事里,延至后来还发展称为护国门家门的意义,随着门神种类的增多,武门神类也渐渐出现。
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郁垒,主阅领万鬼,恶害之鬼,执以苇食虎。于是黄帝乃作礼以时驱之,立大桃人,门户画神荼郁垒与虎,悬苇凶魅。”①汉代以前,开始有桃枝削成人形立在门前做驱邪避害之用。至东汉末年,制虎符、门口装饰桃木人的习俗仍然继承上代没有改变,有荼与郁垒的传步流行。应劭《风俗通义》中载:“谨按黄帝书,上古之时,有荼与郁垒人性能执鬼,度朔山上,章桃树下简阅百鬼,无道理,妄为人祸害,有荼缚以苇索,执以食虎。于是县官常以腊除夕,饰桃人、垂苇茭、画虎于门效于前事,冀以卫凶也。桃梗梗着更也,岁终更始,受介祉也。”②之后,将《山海经》故事中的神将神荼、郁垒视作门神鼻祖。汉代出土的墓葬中还可以看到有荼郁垒的早期造型形式(如图 2.1)。这些绘画刚开始是为了寄望神灵看家护院,驱除鬼魅,并使主人家借此安慰内图 2.2、图 2.3)后来便以历史上的将军武士作为门神,取代了神话故事里,延至后来还发展称为护国门家门的意义,随着门神种类的增多,武门神类也渐渐出现。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J218.3
本文编号:2692098
【图文】:
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郁垒,主阅领万鬼,恶害之鬼,执以苇食虎。于是黄帝乃作礼以时驱之,立大桃人,门户画神荼郁垒与虎,悬苇凶魅。”①汉代以前,开始有桃枝削成人形立在门前做驱邪避害之用。至东汉末年,制虎符、门口装饰桃木人的习俗仍然继承上代没有改变,,有荼与郁垒的传步流行。应劭《风俗通义》中载:“谨按黄帝书,上古之时,有荼与郁垒人性能执鬼,度朔山上,章桃树下简阅百鬼,无道理,妄为人祸害,有荼缚以苇索,执以食虎。于是县官常以腊除夕,饰桃人、垂苇茭、画虎于门效于前事,冀以卫凶也。桃梗梗着更也,岁终更始,受介祉也。”②之后,将《山海经》故事中的神将神荼、郁垒视作门神鼻祖。汉代出土的墓葬中还可以看到有荼郁垒的早期造型形式(如图 2.1)。这些绘画刚开始是为了寄望神灵看家护院,驱除鬼魅,并使主人家借此安慰内图 2.2、图 2.3)后来便以历史上的将军武士作为门神,取代了神话故事里,延至后来还发展称为护国门家门的意义,随着门神种类的增多,武门神类也渐渐出现。
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郁垒,主阅领万鬼,恶害之鬼,执以苇食虎。于是黄帝乃作礼以时驱之,立大桃人,门户画神荼郁垒与虎,悬苇凶魅。”①汉代以前,开始有桃枝削成人形立在门前做驱邪避害之用。至东汉末年,制虎符、门口装饰桃木人的习俗仍然继承上代没有改变,有荼与郁垒的传步流行。应劭《风俗通义》中载:“谨按黄帝书,上古之时,有荼与郁垒人性能执鬼,度朔山上,章桃树下简阅百鬼,无道理,妄为人祸害,有荼缚以苇索,执以食虎。于是县官常以腊除夕,饰桃人、垂苇茭、画虎于门效于前事,冀以卫凶也。桃梗梗着更也,岁终更始,受介祉也。”②之后,将《山海经》故事中的神将神荼、郁垒视作门神鼻祖。汉代出土的墓葬中还可以看到有荼郁垒的早期造型形式(如图 2.1)。这些绘画刚开始是为了寄望神灵看家护院,驱除鬼魅,并使主人家借此安慰内图 2.2、图 2.3)后来便以历史上的将军武士作为门神,取代了神话故事里,延至后来还发展称为护国门家门的意义,随着门神种类的增多,武门神类也渐渐出现。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J218.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任鹤林;李力;任涛;;门神与年画[J];装饰;2016年01期
2 谢春;;浅谈绵竹年画的装饰性[J];装饰;2008年08期
3 范小平;绵竹年画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J];美术;2003年03期
本文编号:26920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692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