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儿童无字绘本中图画叙事的表现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1 23:28
【摘要】:儿童无字绘本中除标题外没有文字或在图画中仅有少量不构成叙事的文字,整本书主要依靠图画完成叙事。儿童无字绘本“无字”的特点适用于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无论是对识字能力有限的学龄前儿童或已具备识字能力的学龄期儿童来说,都可以让他们完成自主阅读,提升阅读体验,提高想象能力和图象思维能力,同时还可以培养观察能力,增强语言表达能力,这也是儿童阅读无字绘本的意义。儿童无字绘本优势的发挥是建立在叙事连贯的基础之上,倘若叙事不连贯、不流畅,就会造成儿童理解上的困难。根据笔者实际调研情况反映,部分儿童无字绘本的画面过于跳跃,情节缺乏关联,并不具备突出的叙事效果。那么,儿童无字绘本是怎样通过图画完成连贯的叙事?每幅图画又通过怎样的方法进行连接?文中共分为四个章节围绕这一问题展开研究。第一章对儿童无字绘本及图画叙事进行概述,阐述儿童无字绘本对儿童阅读的意义。第二章通过市场调研及儿童阅读无字绘本的实验,发现儿童无字绘本中图画叙事存在的问题。第三章从儿童需求出发,分析了儿童无字绘本中图画叙事的表现要素,表述方式以及表现方法。第四章把分析总结的表现方法运用于实践创作中,总结创作成果的不足,吸取经验,为今后儿童无字绘本的创作者提供一定的创作思路。
【图文】:

梦工厂,图画,来源,图片


图 1-1 《7 号梦工厂》图画(图片来源:笔者拍摄)儿童无字绘本的概念界定从我国现阶段对绘本分类研究状况来看,,多数研究者根据绘本内容及阅,把绘本划分为儿童绘本与成人绘本。那么,无字绘本也分为儿童无字绘字成人绘本吗?我国儿童文学家朱自强曾阐述“有些无字图画书给人的感儿童创造的,比如瑞士莫尼克·弗利克斯的小老鼠系列;但是,也有些无书反而是给成人阅读的,比如中国台湾陈致远的《想念》。”[7]儿童无字绘字绘本的基础之上,强调受众群体为儿童,其绘本内容主要根据儿童的生理而创作,具有通俗易懂、简单明了的特点;而成人无字绘本则是“基于的生理、心理、知识储备、思维等方面所创造的适合于大部分成年人阅读。根据笔者到昆明各大书店、京东网、当当网调研的情况来看,也收集到成人创作的无字绘本,如陈志勇的《抵岸》;针对儿童创作的无字绘本,如

平面图,儿童,来源,图片


书、手撕书、声音书等其他媒介材料的儿童无字绘本。综上所述,本文所谈及的儿童无字绘本主要以纸质平面图画的形式呈现,正文中不出现文字或画面上仅出现少量不具备叙事能力的文字、以描述故事为目的、受众群体为儿童的一类绘本。而在下文中所出现的“无字绘本”均代指适合于儿童阅读的无字绘本。我国《现代汉语词典》和《辞海》中把整个儿童时期分为:(1)新生儿期:从出生到满月的儿童。(2)婴儿期:一周岁以下的儿童。(3)幼儿期:一周岁到六七岁的儿童。(4)小学期:六七岁到十二三岁的儿童。”而在国际上较为公认的儿童年龄划分来自于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他把儿童的认知发展阶段分为:(1)0-2 岁为儿童感知运算阶段。(2)2-6 岁为儿童前运算阶段。(3)7-11、12 岁为儿童具体运算阶段。(4)11、12-13、14 岁为儿童形式运算阶段。笔者根据已有文献,最终确定本文所指的儿童为具有一定看图能力的 3-12 岁儿童。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艺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J2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琳;;论期刊的设计语言[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2 张宪英;;“画什么”和“怎么画”[J];艺术品鉴;2015年08期

3 安文月;;Motion Graphic中动画本体艺术表现方法研究[J];山西青年;2017年23期

4 谷五兰;;试析中国画的自然观[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10期

5 钱潇冰;包志毅;;植物景观及其在文本中的表现[J];中国园艺文摘;2011年05期

6 杨玲;;从光效应艺术看标志设计的动态化表现[J];大众文艺;2011年20期

7 曹晓明;;浅谈美术专业的速写教学[J];时代教育;2014年16期

8 王凯;;色彩的表现方法和创造性探析[J];美与时代(中);2017年10期

9 辛丽丽;;手机短信的写作技巧[J];科技创新导报;2012年06期

10 王蔚波;试论文物摄影的表现方法[J];华夏考古;2004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论;儿童无字绘本中图画叙事的表现方法研究[D];云南艺术学院;2018年

2 刘越;塞尚观念启示[D];北京服装学院;2015年

3 顾欣;当代观念摄影表现方法的实践与思考[D];苏州大学;2010年

4 周怡君;局部切入整体[D];北京印刷学院;2013年

5 申向群;王充《论衡》的实用文写作理论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2年

6 王娴雅;产品设计中材料质感的表现方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4年

7 宋鲁虹;新疆雪景画系列创作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6年

8 朱秀敏;方岳诗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张璇;《双喜图》与《芙蓉锦鸡图》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10 甘露;由局部进入书籍形态的整体设计[D];北京印刷学院;2015年



本文编号:26922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6922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2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