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论当代工笔画墨与色的表现形式

发布时间:2017-03-27 03:02

  本文关键词:论当代工笔画墨与色的表现形式,,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传统工笔绘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艺术成就。怎样在传统工笔画的基础上,融合现代绘画理念,创造出符合当代审美的墨与色感知的作品对工笔画的发展极为重要。当代工笔画家进行创作时,在继承传统绘画理念的同时,立足时代文化大背景,融入当代审美观,创作出的绘画作品别具一格。当代工笔画虽然仍主要使用中国传统的绘画材料和工具,但是作品中表现出了符合当代审美的新的绘画语言和绘画观念。他们借鉴其它绘画方式,尤其是西方绘画的特点来进行工笔画创作,多技法、多媒材的使用带给观众全新的视觉体验,丰富了工笔画的表现手法。墨与色作为工笔画的基本元素,不仅是绘画美的具体表现,也是中国画人文精神的载体。当代工笔画家大胆进行新的尝试,通过对西方绘画的造型手法与色彩认知等方面的进行充分借鉴,使当代工笔画有了新的发展方向。他们创造性地运用丰富的笔墨表现手法和多样的中国画色彩,并且融合传统与现代,创造出既有丰富的传统东方文化韵味,又有现代风采的当代工笔画,使其以鲜明的时代特征呈现在人们面前。本文将围绕工笔画中的造型语言、绘画语言、材料语言、观念语言等多种语言形式,研究当代工笔画在表现当代审美方面的墨与色的规律,论述当代工笔画的发展。
【关键词】:当代工笔画 表现形式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21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引言9-11
  • 第2章 当代工笔画墨与色的继承和创新11-17
  • 2.1 传统工笔画中的墨与色11-13
  • 2.2 当代工笔画的继承和创新13-17
  • 第3章 形式语言的多样性对墨与色的影响17-33
  • 3.1 造型语言多样性对墨与色的影响17-22
  • 3.1.1 写实类方面17-19
  • 3.1.2 写意类方面19-22
  • 3.2 绘画语言丰富性对墨与色的影响22-29
  • 3.2.1 重彩画方面22-25
  • 3.2.2 淡彩画方面25-26
  • 3.2.3 没骨画方面26-29
  • 3.3 材料语言的创新对墨与色的影响29-31
  • 3.4 观念语言的转变对墨与色的影响31-33
  • 第4章 我作品中的墨与色33-38
  • 4.1 藏式人物画类33-35
  • 4.2 果蔬类作品35-36
  • 4.3 创意人物类作品36-38
  • 第5章 结论38-39
  • 参考文献39-41
  • 附录41-43
  • 作者简介43-44
  • 致谢4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长杰;;试论中国当代工笔画的再创走向与审美路径[J];黑河学刊;2010年07期

2 尚莹辉;;语言的饱和 精神的贫弱——刍议当代工笔画的创新问题[J];美术;2010年10期

3 刘玄;魏爱霖;;浅谈当代工笔画的装饰性色彩[J];大众文艺;2011年03期

4 李丽娜;;试论当代工笔画的发展[J];大众文艺;2011年06期

5 刘玄;;多元与个性——当代工笔画色彩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6 侯珊珊;;当代工笔画的背景处理[J];美术观察;2012年11期

7 ;当代工笔画学会首届大展[J];美术;1989年02期

8 叶毓中;中国当代工笔画学会第二届展览观后[J];美术研究;1991年02期

9 ;第三届中国当代工笔画展作品[J];美术;1994年07期

10 吴晓丁;中国当代工笔画与大工笔画意识[J];美术研究;199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卫;;关于当代工笔画发展趋势的思考[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瑞;当代工笔持续升温 发展机遇如何面对[N];中国文化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陆虹;当代工笔画名家谈[N];中国文化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陆虹;当代工笔画:精神与形式怎样和谐[N];中国文化报;2007年

4 记者 王莉萍;当代工笔画名家精品一画难求[N];上海证券报;2011年

5 汪新林;谈当代工笔画的现实指向[N];美术报;2012年

6 保轩;保利将推当代工笔画专题[N];中国商报;2012年

7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 博导 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 李魁正;回归主流态势中的当代工笔画①[N];美术报;2013年

8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 博导 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 李魁正;回归主流态势中的当代工笔画②[N];美术报;2013年

9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 博导 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 李魁正;回归主流态势中的当代工笔画③[N];美术报;2013年

10 牛克诚;当代工笔画的语言形态[N];北京日报;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洁;当代工笔画的时代特点[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2 韩羽彤;舍近求远—浅谈早期文艺复兴艺术对于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启迪与可借鉴之处[D];天津美术学院;2015年

3 聂世飞;当代工笔画中的画面背景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4 杜俊杰;论当代工笔画之“工”的拓展[D];湖南科技大学;2015年

5 白柳青;当代工笔画中肌理表现的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6年

6 王晔;论当代工笔画墨与色的表现形式[D];吉林大学;2016年

7 王伟;浅析当代工笔画之流派及特征[D];天津大学;2008年

8 刘玄;多元与个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畅婧;当代工笔画材料和技法的传承与拓展[D];重庆大学;2011年

10 何信莹;当代工笔画新精美特征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1年


  本文关键词:论当代工笔画墨与色的表现形式,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97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697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a8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