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试论肖形印对个人油画创作的借鉴

发布时间:2020-06-07 06:39
【摘要】:油画作为一门舶来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强调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当下,如何在油画创作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我们当下探讨的重要课题。本文选取肖形印这一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形式,探索其文化特征和图像特征与个人油画创作结合的可行性和借鉴意义。国内关于肖形印与油画的研究比较缺乏,肖形印指的是刻画与某类事物相似的印章,内容题材多样,文化内涵丰富,笔者长期对书法、篆刻颇感兴趣,在研究和学习的过程中发现了肖形印艺术对油画创作有所帮助的启示。因此,本文从梳理肖形印的源流、发展及其艺术特点出发,探讨肖形印的文化特征、图像特征等因素对个人油画创作实践中的借鉴。文章最后结合自身的油画创作,研究和探索肖形印对个人油画创作的借鉴。
【图文】:

青铜,纹饰,伏羲


青铜彝器发展至鼎盛。周秦间的青铜纹玺,更是把先人的智慧在青逡逑铜器铸范的铜拍、烙印和族徽的原始图腾中向我们展现的淋漓尽致。亦是在此时期,逡逑铜制的印章从青铜葬器中脱颖而出,并取得了“昭信”的功能。(图1)逡逑战国、两汉是肖形印盛行的巅峰,它的面貌之多,艺术成就之高、文化寓意之逡逑深都是后世难以企及的。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逡逑(1)、上古神话、图腾为主的肖形印。如(图2),我们可从伏羲执规,女娲执逡逑矩,规者圆,,矩者方中得知肖形印所示人面蛇身,尾部作一圆者就是伏羲。逡逑b\0逦0逡逑图1青铜彝器纹饰逦图2伏羲逡逑图1、2均来自孙郁明.《肖形印-历代印风系列》逡逑-3-逡逑

文字,语言概念,几何图案,神话内容


阁3邋Vf龙逦图4白虎逦图5朱雀逦图6么'武逡逑图3-6均来自孙郁明.《肖形印-历代印风系列》逡逑(3)、四灵与文字相结合的肖形印。区别于战国至西汉初期多半是形象狰狞,逡逑具有威慑力和征服自然、异己的上古神话、图腾的形象,两汉的四灵印出现了比较逡逑工整的名字、吉语等,所刻形象也大都是生动活泼、栩栩如生的喜庆形象,如(图逡逑7)。逡逑(4)、缪篆衍生而来的鸟虫篆肖形印。鸟虫篆对汉字进行装饰,使篆书有了高逡逑华繁丽,似是而非的神秘趣味,如(图8)。逡逑(5)、高度抽象化的几何图案肖形印。它简化了最初的神话内容,逐渐演变成逡逑一种富有趣味性的形式,如(图9)。这个时期的几何图案肖形印表现出中国第一期逡逑肖形印从具象走向抽象,从多义形象概念走向语言概念,最后再走向约定俗成的抽逡逑象语言概念的审美过程。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J2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汉蒙;;浅谈肖形印[J];江苏教育;2017年45期

2 侯通;;肖形印[J];中国书法;2008年04期

3 孔祥宇;;肖形印[J];中国书法;2009年02期

4 侯勇;;肖形印二方[J];中国书法;2009年01期

5 刘小平;;肖形印二方[J];中国书法;2009年01期

6 王昊宁;;汉代建筑肖形印简论[J];书法赏评;2017年01期

7 侯勇;;贺岁肖形印[J];秘书工作;2017年03期

8 于洁;;从欧洲纹章看汉代肖形印的图形设计转化策略[J];装饰;2017年03期

9 赵洋;;观念与思想:汉代虎形肖形印的解读[J];民俗研究;2017年05期

10 王新春;;龙年肖形印[J];预算管理与会计;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邹礼[A];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大典[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唐春玉;我看我刻肖形印[N];文艺报;2018年

2 刘小平;惟妙肖形印 方寸情蕴浓[N];中国书法报;2017年

3 欧键汶;独特而丰赡的隐喻[N];美术报;2008年

4 方红学;来楚生、安多民、叶青峰肖形印之论[N];美术报;2010年

5 ;肖形印·印章文化·中国历史[N];北京日报;2003年

6 韦清;浑厚古朴的百羊呈祥火花[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7 李刚田;执着基于虔诚 成功出于努力[N];美术报;2015年

8 彭一超;自然·朴拙·意趣[N];美术报;2000年

9 陈传席;触类旁通 标新立异[N];美术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林雅婷;试论肖形印对个人油画创作的借鉴[D];福建师范大学;2018年

2 杨瑛琦;汉代肖形印的艺术特色[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8年

3 蒋曼萝;论新疆肖形印的基本形态和艺术特征[D];中国美术学院;2017年

4 詹力悦;来楚生肖形印的形意特征及成因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7010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7010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d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