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红色与绿色对比在当代工笔花鸟画创作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7 06:42
【摘要】:在古代,中国画又被称之为丹青,清代方薰《山静居画论》中有:“前人谓画曰丹青,义以丹青为画......”之句~([1])。“丹”意指红色,“青”,指为青色,以“丹青”二字代表一切颜色,可见,中国画本来就是注重颜色的。远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上,就已经有了相当复杂的颜色;东汉时内蒙古和林格尔墓室壁画《宁城幕府》、汉魏时辽阳棒台子墓室壁画《车骑图》等,便已设有朱、赤、橙、黄、绿、白、赭、墨等几色,经久不变,五彩缤纷;在敦煌莫高窟壁画上初唐色彩的炫目灿烂,大小李将军山水的金碧辉煌,黄筌父子花鸟的富贵华丽,颜色被使用得更是无以复加,并且,其中的红色与绿色也是画家使用的最广泛的,比如朱砂与石青、石绿,赭石与花青,等等,对比十分强烈。以此可窥,中国古代的画家对于红色与绿色对比的使用是由来已久的。关于颜色的使用,即“设色”,南朝谢赫的“六法”~([2])中有“随类赋彩”~([3]),及南朝宋宗炳的《画山水序》中有“以色貌色”~([4])之说,其概括了绘画的颜色应按照不同的物象,而给予不同的表现。一方面,中国画虽然是“随类赋彩”,随“类”而“赋”,即根据事物的客观存在来表现其固有色。另一方面,却又并不是纯客观的的自然主义描绘,为了强调自然客观事物的特征与个性,为了画面所呈现出的艺术视觉效果,以及为了充分体现画家的个人思想情节,画家往往会对画面所表现的客观事物的固有颜色进行调节与改变。如“青绿山水”~([5]),即是把握了自然界的一种主色调来处理,是一种精神上的主观用色,以此而达到画家的艺术追求以及审美效果,正所谓“妙超自然”,就是这个道理。在现代的色彩理论中,红色与绿色皆为三原色之一,而且为互相补色,两者搭配在一起,对比强烈,炫目灿烂,对人的感知器官有着强烈的刺激。对红色与绿色对比的运用,不仅符合现实意义,更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无限的可能。笔者试图从传统和现代两个角度来探究红绿颜色对比的审美价值。本文首先从第一章传统中国画中的红色与绿色的分析:如中国画中的红色、中国画中的绿色以及红色与绿色对比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应用举例,进行阐述;第二章则从红色与绿色对比在当代工笔花鸟画中的概述与应用举例:如红色与绿色对比的概述、色彩对比、以及当代工笔花鸟画中红色与绿色对比的表现及具体应用举例进行分析;第三章则从红色与绿色对比对笔者工笔花鸟画创作实践产生的影响:如在学习传统中开始、在积累经验中独立、笔者创作实践中的制作过程及构思。最后,则是文章的结语,对文章进行一个总结的叙说。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J2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晓奇;;工笔花鸟画的“当代性”[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7年06期

2 张乐;;浅谈北宋工笔花鸟画的审美特征[J];美术教育研究;2017年22期

3 王晓兰;;新时期工笔花鸟画教学改革探究[J];科技资讯;2017年33期

4 黄靖涵;;宋代工笔花鸟画艺术特色的当代变革[J];中国美术;2017年06期

5 高玉婵;李汉平;;浅谈当代工笔花鸟画的创新[J];艺术教育;2018年03期

6 孙艳萍;赵伟;;现代工笔花鸟画创作形式与传统技法比较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8年01期

7 毋晋芳;;浅析高校工笔花鸟画教学开展及改进策略[J];艺术科技;2017年12期

8 王婵;;浅谈中国工笔花鸟画艺术的发展[J];戏剧之家;2018年05期

9 郝丽欣;;当代工笔花鸟画色彩的多样性发展[J];美与时代(中);2018年01期

10 段斐斐;;宋代工笔花鸟画技法综述[J];美术观察;201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王德舜;魏鸿蕴;;工笔花鸟画装饰美的新探索[A];城市文化与艺术审美[C];2008年

2 乐祥海;;烟红露绿晓风香——读于非暻的工笔花鸟画[A];大匠之门 15[C];2017年

3 吉利;;严谨与精致——于非暻工笔花鸟画赏析[A];耕耘录:吉林省博物院学术文集2010-2011[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诗性工笔[N];中国美术报;2016年

2 画家 买鸿钧;中国画离开书法还能走多远[N];中国文化报;2016年

3 特约撰稿 赵权利;笔不能停 墨需有“道”[N];美术报;2017年

4 范新国;宋代工笔花鸟画赏析[N];中国民族报;2012年

5 袁进华;工笔花鸟画的当代精神[N];中国文化报;2009年

6 马鸿增;论“江苏工笔花鸟画派”[N];美术报;2006年

7 黄之豪;冯倩工笔花鸟画欣赏[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8 雷家民;工笔花鸟画的形、色创意体验(上)[N];美术报;2016年

9 樊萍;工笔花鸟画“形式美”与“意境美”[N];美术报;2012年

10 王爱红;开拓现代工笔花鸟画之路[N];文艺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蔡英余;南宋工笔花鸟画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2 宋晓霞;工笔画的传统与现代发展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

3 赵自然;陈之佛艺术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4 林静芝;1949~1980台湾工笔花鸟画创作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5 史宏云;古代花鸟画题画诗的意象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小霞;浅析江宏伟工笔花鸟画及对我毕业创作的影响[D];云南师范大学;2018年

2 李悦;陈之佛工笔花鸟画艺术风格的研[D];云南师范大学;2018年

3 王茹;西方绘画对当代工笔花鸟画的影响[D];河北大学;2018年

4 王玉豪;当代工笔花鸟画创新研究[D];河北大学;2018年

5 杜小娟;红色与绿色对比在当代工笔花鸟画创作中的应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8年

6 高虹;陈林花鸟画的艺术表现形式研究及对自己创作的启示[D];河南师范大学;2018年

7 冯晓静;见素抱朴[D];山东艺术学院;2018年

8 于路萍;午后—浅论我的工笔花鸟画创作[D];山东艺术学院;2018年

9 张敏;寓美于朴,,寓巧于拙[D];四川师范大学;2018年

10 张德意;当代花鸟画中“意”的比较分析[D];湖北师范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010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7010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37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