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叛逆者的心路—李孝萱的艺术发展及风格形成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0 00:55
【摘要】:李孝萱作为现代都市写意人物画的代表性画家,其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已画出了一批表现现代都市生活的具有批判性的现实主义绘画作品,如《大轿车》《赤裸的喧哗》《股票,股票》等。本文旨在从时代背景下探究其艺术发展的脉络和促成这些作品产生的因素,以及李孝萱的家庭背景及人物性格、求学路上的师承关系,艺术追求方向的转变等方面综合分析研究。借助文献,画册,艺术家自述,访谈等手段来全面的了解艺术家的创作思想。更为幸运的是笔者于2018年11月份参加了西安美院组织的研究生学术月系列活动之《“名师手把手”单元》,亲临李孝萱老师的授课现场,在这为期五天的时间里,听取了他的习画经历,人生境遇,绘画探索,艺术态度,包括现场的写生示范,与同学之间的交流。让我面对面的领略到李孝萱的风采,也印证了我之前对他的判断,这次活动对我的论文的撰写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通过对李孝萱艺术创作的研究,同时也是在一定程度上解答了自己在艺术创作上面对的困惑和问题,借此梳理一下自己对艺术的思考。
【图文】:

头像


写生头像1978年

头像,李苦禅,八大山人,流民


图 4 写生头像 1979 年 图 5-6 人物写生 1979 年课之外,,李孝萱也非常重视临摹。北魏至唐的敦煌壁画,唐代春图》,周舫《簪花仕女图》,宋人的《八十七神仙卷》,李公元代永乐宫壁画,明陈老莲、清八大山人花鸟画,王石谷山水,齐白石,李苦禅,蒋兆和《流民图》,以及黄胄、卢沉、王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J2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琪;;小说《兄弟们》的主题及主人公形象分析[J];林区教学;2017年01期

2 陈晓亮;;《最美江西》手绘本创作[J];知音励志;2017年01期

3 吴敏;;山水画写生在创作中的转化分析[J];长江丛刊;2017年12期

4 袁德玉;;从语境角度谈文学翻译[J];芒种;2017年12期

5 艾菲;;论鲁迅“须听将令”与文学之“圈”的创作思想[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1期

6 李涌泉;;试论老舍的早期创作及其准备——《老舍及其创作初探》之三[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1期

7 张楫;;认识历史、深化主题、把握时代精神——《康熙晏驾记》创作琐谈[J];戏剧文学;1987年09期

8 金梅;浩然十年创作描述[J];文艺理论与批评;1988年01期

9 钱学文;戏剧《洞中人》小议[J];阿拉伯世界;1988年03期

10 汤全福;略谈绍六创作的两次跨越[J];江汉论坛;1988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姗;;从《修配工》解读马拉默德“人人都是犹太人”的创作思想[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长弓;;《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论创作丛书》陆续出版[A];美学第三卷(1981年出版)[C];1981年

3 王兴田;;创作漫谈[A];中国环境艺术设计·谈论——东华大学中国环境艺术设计学术年专家演讲集[C];2007年

4 凌月麟;;略论鲁迅的木刻创作思想[A];鲁迅诞辰一百一十周年纪念论文集[C];1991年

5 陈孝英;;试谈小品创作思想的几个误区[A];第六届全国喜剧美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7年

6 林平;;一曲永不停息的生命之歌——杨牧创作思想初探[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7 陈丙莹;;郭沫若与胡风四十年代浪漫主义创作思想的对比思考[A];郭沫若研究(第九辑)[C];1991年

8 曹铁铮;曹铁娃;;“天津画派”领军人陈少梅的创作思想研究[A];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推进“五个现代化天津”建设——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十三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C];2017年

9 朱薇;;“以人民为中心”——兼论两次重要的文艺座谈会讲话[A];2016年度文献研究个人课题成果集(上)[C];2018年

10 陈丙莹;;郭沫若与胡风四十年代浪漫主义创作思想的对比思考[A];“我的郭沫若观”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策;创作思想的解放与法制意识的增强[N];人民公安报;2017年

2 本报驻京记者 周渊;创作要走出“小自我”投身“大时代”[N];文汇报;2018年

3 采访者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实习记者 温s钿

本文编号:27055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7055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3a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