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众生》荷花水彩组画创作报告

发布时间:2020-08-04 09:16
【摘要】:本次创作的系列荷花组画名为《众生》,作品旨在展现不同的时间、空间下的荷的不同特点和姿态,以此来表现一切平凡的生命个体在复杂多变的生命长河中的不同状态,进而表达自我对生命及事物发展规律的思考和感悟。时间上,我绘了四季更替中的荷,春夏秋冬分别象征着人的少年、青年、中年、暮年;空间上则有远近高低四个不同视角,分别代表未来、当下、成就、平凡。其意义在于通过以花喻人的艺术手法,引发观者的思考:在当下这个高速发展、人欲横流的社会环境中,有时我们难免迷失自己或一叶障目,这个时候为何不换个角度或完全跳脱出来再来看看这百态众生与无常世事?理论研究报告中首先通过对荷花及其文化内涵、国内外以荷为载体的绘画创作分析的深度调研分析,为后续的绘画创作供了理论支撑和创作思路。其次,通过对水彩画的文献研究,具体细分为对水彩画的内涵、分类、特性的研究,为更好的在创作中运用水彩这个材料表达更多意涵做理论参考。最后,再对理论研究对绘画创作的意义作用和启发进行总结。创作实践报告中,主要阐述了《众生》荷花水彩组画的创作理念及选题依据、创作的具体实施过程,从这两点去分析本次创作是如何将理论研究部分应用到创作实践中的。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J215
【图文】:

尺寸,少年时期,撒盐,生机盎然


图 1.1- 1《众生 春》(尺寸:110cm×55cm)简介:此画作以黄绿、绿、蓝绿三种颜色与水的不等量混合去 绘春日荷塘生机盎然、清爽氤氲的景象。画面背景同样用这三种绿色加以推水法、撒盐法做出烟雾缭绕、水汽蒸腾的效果,营造出水色交融、天水一色、虚实交错的意境。意在借这生机勃勃、懵懂、欢悦的春日荷塘暗寓人的少年时期及事物发展的初级阶段。

尺寸,画面,黄绿色,紫色


图 1.1- 2《众生 夏》(尺寸:110cm×55cm)简介:此画作选用了橘红为画面的主色调,是带有一定的主观意味的故意夸张。一方面是为了表现夏天荷塘炙热、绚烂,一方面为了塑造积极向上、热闹纷呈的画面气氛。在创作过程中,我用大红、胭脂红及紫色、蓝色来调和橘红色,一遍遍的加水罩染,一来以防画面过于“火”和艳俗,二来也让画面色彩更醇厚饱满。背景处理上,远处的荷叶荷花用淡淡的橘色及紫色先染过一遍后,在半干时加以些许黄绿色及水进行融合,并用推水法及撒盐法做出荷塘深处水雾袅袅的景象,另外黄绿色与《众生·春》中的绿色相呼应,增强时空上的延续感。

尺寸,视觉感受,土黄色,用色


图 1.1- 3《众生 秋》(尺寸:11m×55cm)简介:此画作选用偏赭的土黄色调,还原了秋日荷塘的本来风貌。构图上,和《众生·夏一样较满,画面底部我安排了一个扁长的三角形留白区域,加上前疏后密的视觉效果让观者有一种想要向前一步走入其中的视觉感受。我想通过用笔及用色来 绘一种扎实、沉稳、厚重的画面感觉,也以此来象征人中年时期的平静、安定及丰富,和事物发展的高级阶段的稳健及平衡。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潘天寿;中国传统绘画的风格特点[J];美术;1978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浩;绘画创作中的自我认知[D];西安美术学院;2015年

2 杨静;论绘画创作中的偶然性[D];天津美术学院;2009年

3 黄海燕;以荷为载体的油画创作语言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7803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7803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92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