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文征明蕉石鸣琴图初探兼论明代文人生活

发布时间:2020-08-13 08:37
【摘要】:历代文人之中,明代文人是较为特殊的一个群体。他们心怀天下,却挣扎在比前朝生存环境更加堪忧的年代。特别是明朝中后期,经历了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四朝,官宦大肆专权,藩王觊觎王位,又连年受到倭寇的侵扰,内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十分尖锐,大明王朝岌岌可危。这样的环境下,明代文人内心普遍表现出一种避世之态,而在物质文化追求方面则表现出狂热的迷恋。这种现象在远离政治中心北京的江南地区,特别是苏州“吴门”一地,得益地理位置的优越,发达的农业和商业基础以及悠久深厚的文化积淀,这里成为了文人聚集之地,人杰地灵,才人辈出。文人日常乐于集会结社,弹琴赋诗、吟诗作画。他们在这些活动中所表现出的对“回归物质生活本身,将生活作为价所在”的情感倾向,构成了明代文人生活最本质的特点。明代文人生活的通过文人画的形式保存记录下来。“吴门”画派作为苏州地区最大的文人画派,集聚了当时江南地区的文人翘楚。他们与本地的各色能工巧匠、艺人们多有交集,因爱好聚集在一起,文笔会友,以书画惠赠。这些作品留存至今,很好的记录了当时文人活动的风貌。文征明,作为吴门画派首屈一指的人物,流传下了丰富的作品。《蕉石鸣琴图》便是其中之一,作品记叙了与琴人杨季静的关系。本文从这一作品出发,挖掘出此间人物关系,了解作品背后的故事,古琴作为文人器乐在明代文人中的作用地位并以此展开去,窥探明代中期文人生活的片段,体会风雨飘摇的明王朝最后的风雅。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J212;K248
【图文】:

树木,文征明,树法,浓淡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的东西。文征明树法很好的体察了云林树法中既有浓淡的自然变化又显同时又吸取赵孟、黄子久树法的点叶法,并间或加入宋人习用的双勾叶法浓淡变化、层次分明,又浑然一体、墨色备极滋润,显出一派浓郁而清丽的学文征明作品的过程中,本人将学习所得融汇其中创作习作,如图 1。,将文征明绘画中常出现的山,石,树木,古琴等元素融入其中。

工笔画,立体感,树木,局部放大


本人习作树木局部放大勾勒一平坦山石,简单以云头皴表现立体感

局部放大,山峰,工笔画,石头


本人习作人物局部放大远处山峰也分远,近两种层次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严明;;明代文人结社研究的新高度——评李玉栓《明代文人结社考》[J];文教资料;2014年13期

2 蔡金桃;;明代瓶花艺术的特点[J];明日风尚;2017年18期

3 祝普文;明清寓言丛谈(一)[J];艺圃(吉林艺术学院学报);1989年S1期

4 王逊;;悲剧,无常的命运抑或其他?——《明代文人的命运》读札[J];中国图书评论;2015年01期

5 汪超;;论明代文人评点戏曲的身份介入与视角转变[J];戏曲研究;2015年01期

6 何宗美;;明代文人结社现象批判之辨析[J];文艺研究;2010年05期

7 田兴国;;试论明代文人传奇对性爱的形上之思[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8 雷子人;;“雅集图”与明代文人[J];美术研究;2009年04期

9 伏漫戈;;明代文人的命运与科场舞弊[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11期

10 阳达;;明代文人与行卷[J];河北学刊;201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田兴国;;明代文人传奇伦理型豪侠论[A];水浒争鸣(第十三辑)[C];2012年

2 李书敏;;给孩子一个“爱读书”的习惯[A];中国编辑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曾文廷;丑宛茹;;应用明人器玩思维的设计创作——以家具创作为例[A];设计中求设计2008国际设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王承丹;;明代文人对《金瓶梅》的评价简析[A];水浒争鸣[第七辑]——2002中国水浒学会联会暨全国明清小说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吕笑;杜雁;;基于明代文人游记的武当山神道路径分析[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3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河南 朱海彬;古代文房清玩[N];中国文物报;2017年

2 本报记者 钟菡 实习生 黄悦;明代文人写信,竟然也用“呵呵”[N];解放日报;2017年

3 高希;明代文人与茶[N];中国档案报;2010年

4 视觉设计艺术家 潘剑锋;越传统,越国际?[N];美术报;2014年

5 周京南 北京故宫博物院宫廷部副研究员;怡情翰墨 醉意诗书[N];解放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徐文翔;明代文人与民歌[D];南开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驰;文征明蕉石鸣琴图初探兼论明代文人生活[D];东南大学;2018年

2 林玉洁;明代茶诗与明代文人的精神生活[D];中南大学;2012年

3 万攀;明代文人结社与小说[D];西南大学;2014年

4 董丽媛;明代文人仪式剧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7年

5 施彩云;明代社序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6 刘玮;明代文人题材杂剧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7 徐涛涛;明式家具与明代文人审美情趣[D];青岛大学;2011年

8 牛鹏飞;明代文人画与画学中的理学思想[D];西北大学;2012年

9 蔡雅娇;明代文人的书斋空间营造[D];中国戏曲学院;2015年

10 文艺;中晚明文社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917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7917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36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